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朱宏:在钻塔下传承石油之爱
“我家算得上是钻井世家,我爷爷和王进喜一起工作过,父亲是大庆会战标兵、全国劳模,我现在也在干钻井,对石油和钻井,我有一份血脉相承的感情”
每次采访朱宏,他总是这样由衷地表达对钻井和石油的热爱。今年44岁的朱宏,因了这一种石油情钻井缘,他从19岁到钻井队起,就把人生的坐标定位在钻塔,一干就是25年,先后获得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湖北省国资委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他率领队伍打出了一口又一口品牌井,创下数十项钻井纪录,荣获过集团公司金牌钻井队称号。他爱钻塔,即便现在担任了钻井一公司调度室主任,他依然基本上天天跑井,在他心里,石油就是父辈的爱,钻塔就是最美的风景。
为了这一份爱,他执着钻研成为石油的知音。
1986年,朱宏走出校门来到钻井队。艰苦的野外生活,风吹日晒两点一线的工作状态,让和他一起分来的一些同伴打了退堂鼓。朱宏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把艰苦的一线生活,做为历练自己的平台,决心要在这块属于男子汉的舞台上干出一翻事业来。在工作中,他认真向师傅们学习,弄懂每一个问题,用心掌握每一项操作要领,不让疑难问题过夜。在业余时间,他刻苦钻研,他的床头上,堆着厚厚的专业书籍,在别人打扑克聊天时,他抱着书本埋头苦读,很快,他成为了最早顶岗的学徒工。而无论他到哪个岗位,他坚持学习始终没有放弃过,他先后学完了《钻井机械》、《钻井工程》、《钻井工艺》等专业书籍,写下了近50万字的学习笔记和工作日记,他在不断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打钳子、甩钻杆、扶刹把、下套管,每一项单调而繁重的操作,在他的眼里都成为倾听石油的方式,朱宏逐渐摸清了各种设备的脾气,听懂了钻机的语言。成为了钻井施工的行家,从一名钻工逐步成长为司钻、副队长、指导员、钻井队长,直至成为公司一名优秀的中层干部。
为了这一份爱,他南征北战打出一口口优质井。这些年来,追随着钻井闯市场的脚步,朱宏南征北战,从清秀富饶的江汉平原到大山深处的建南,从陕北黄土高坡到贵州大山深处,走遍了大半个中国。1998年,朱宏担起了钻井队长沉甸甸的责任,作为年轻的钻井队长,朱宏注重用现代理念带队伍,在内外部市场创品牌展风采。他积极实施“绿色钻井”,认真落实QHSE各项措施,,爱护现场的一草一木,严格清污分流,在开采资源的同时,为子孙后代留一方净土;他追求精细管理,以人为本带队伍,大力加强“三基”工作,抓好安全生产,多渠道节能降耗;他积极实施科学打井,在内外部市场高难度井增加、打井技术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他带领全队干部职工,积极探索和应用大斜度井、大位移井、水平井等新工艺新技术,先后打出了何2井、王西11-1井、西安地热1井、鄂深24井、SK8-13井、深江1井等数十口品牌井,其中SK8-13井被中南局评为2006年松滋地区的唯一一口优质井。
为了这一份爱,他率先垂范用行动诠释着信念和追求。选择了钻井,就是选择了奉献。朱宏把对亲人的爱融进了他所爱的事业,把赤子之心奉献给了钻井。这些年来,朱宏的汗水和心血,滴落在天南海北一片又一片生长着石油的地方。2005年1月,局重点探井何2X井在钻探至井深3100米时钻遇高压盐水层,地层严重出水,每次起下钻都要排后效进行加重,朱宏总是冲在最前面,不管是白天还是深夜的加重,他每次都亲自参加。一干就是几个小时,在他的带领下,经过十几次加重,500多吨的加重料顺利的加入泥浆中,桔红色的工衣变成了“迷彩服”,何2X井顺利完钻。在松滋地区打井时,由于上部地层砾石发育,对设备要求很高,朱宏组织干部大班成立了设备抢修突击队,他亲自担任队长,带队大家加班加点抢修设备十余次,受到甲方的高度评价。为了他所钟爱的事业,朱宏对家庭付出的很少,儿子从出生到上学,基本上都是妻子一人操持。去年,当了调度室主任的朱宏,依然一身工衣天天跑井,虽然离家很近,但还是顾不上家庭。他深深感谢妻子的理解和全家的支持,他说等到将来,一定要好好补偿亲人。
湖北省潜江市五七 江汉油田钻井一公司 刘宏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