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45|回复: 0

[安全] 钻井一公司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侧记

发表于 2011-5-17 21:46: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根钢丝绳弹出三支“安全箭”
                    —钻井一公司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侧记
通讯员 刘宏浩

施工中,如果因为某个环节失误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事故,一定会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是,操作者如果只是手被擦破了一点点皮或者崴了一下脚呢? 4月 27日,在钻井一公司潭70-4井的施工现场,安全员小杜拿着一根已经报废处理的钢丝绳,向记者抛出了这个问题。
事故险肇是指没有造成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外有害事件,施工中这样的事情常常发生。钻井作为高风险行业,今年以来,钻井一公司加大安全管理工作力度,对事故险肇采取剖析成因、严肃处理、举一反三的方式,变“事后控制”为“事前预防”,牢固织密安全网。
这些变化,都源于小杜手里的那根钢丝绳。

剖析成因,增强危机意识
“吊装作业所用钢丝绳锈蚀,有断丝现象,作业前安全员未对钢丝绳进行细致检查;挂绳套的员工站位不当,处于吊装作业的死角位置,一旦发生异常情况逃生困难…..”,4月12日,在钻井一公司的周例会上,该公司安全环保科负责人正在用多媒体视频系统向国内各项目部的与会人员描述一起发生在物资设备管理站吊装作业中险肇事件的过程。
一个有漏洞的水袋能用来装水带进沙漠吗?该公司负责人对险肇事件进行了形象的比喻。他说,这次设备吊装发生的险肇事件中,钢丝绳突然断裂,施工人员虽然闪躲及时,只是手被擦破了一点皮,但本身就反映出安全管理上出现了漏洞。现在剖析险肇事件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广大员工认真吸取教训,居安思危,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为此,钻井一公司采用多媒体或视频形式,将险肇事件的过程还原,在公司例会上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全体员工都明白事件原因,掌握避免同类事件发生的措施,把险肇事件的处理过程,转化为安全意识提升和安全技能传授的过程。仅3月份,该公司各单位就设备吊装中的险肇事件召开讨论分析会40余场,2000多人次受到教育。

严肃处理,层层追究责任
   “在这起险肇事件中,副司钻负有直接责任,扣款2000元,并在全公司范围内给予通报批评;工程技术员负主要领导责任,扣款2500元;队长、书记各扣款2000元,安全员、当班司钻各扣款800元,并对该队经营管理者扣减年度经营兑现总额的10%……”一份该公司关于这起险肇事件的处理通报里,详细罗列了对事件的责任划分及处理决定。
     是不是太重了?对于记者的疑问,该公司负责人说,许多基层单位起初也有类似的反映,按照传统的管理模式,安全处罚大多只针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对于险肇事件,过去基本以批评教育为主。
“安全第一”不仅仅是句口号,该公司负责人接着说,安全上抓好小事,是为了杜绝大事故的发生,我们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今年,该公司实行了发生险肇事件后“三个必须”制度:即发生险肇事件必须在公司范围内进行通报,主要责任人必须在公司例会上做检查;各单位必须就险肇事件组织讨论吸取教训。同时加强了对险肇事件的责任追究,出台了《安全事故扣款特别规定》,根据事件的性质和责任的大小,对险肇事件责任人和单位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从上到下严肃查处考核:对领导干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责任追究;对项目部、挂钩科室长、事件责任人、施工现场相关人员,都给予相应处罚。今年以来,该公司先后处罚了3起险肇事件,公司领导和科室长深入挂包钻井队200余人次,督导大小隐患整改300余项。现在全员关注安全、防范隐患的意识得到明显增强。

举一反三,延伸巩固加强
    “更换直径为19.2  毫米的钢丝绳4副,报废直径 16.2  毫米的钢丝绳4副……”,在钻井一公司潭70-4井的施工现场,安全员小杜正在和材料员一起清点更换的钢丝绳数量,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文章开头的疑问。
对每一次险肇事件处理的最终目的,是在对同类型的施工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制定出消灭隐患的措施和标准,最大程度控制同类事件的发生。如针对设备吊装施工,钻井一公司要求各单位举一反三,对所有在用的钢丝绳进行全面检查,对锈蚀严重、断丝超标的要强制报废,及时更新,禁止再用。并组织员工深入开展查找“十大薄弱环节”的活动,加强施工前的JHA分析,对作业的“死角”位置进行防控,对逃生通道事先观察确定,由值班干部监督落实,不落实不施工。针对井架安装发生的险肇事件,他们修订了《安装井架操作规程》,对其中的穿大绳及起升大绳作业进行了细化,使其操作更具指导性。今年该公司新颁布的作业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其中有2项是吸取险肇事件教训而重新修订的。
  湖北省潜江市五七 江汉油田钻井一公司宣传科:刘宏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