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自从三孩生育政策出台后,许多宝爸宝妈都动了再生一个孩子的念头。但生了孩子谁来带?如何保证生活质量不下降?诸多现实问题横在多孩家庭面前。
托育市场上,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私人幼托服务收费高的现象仍然普遍。对此,省政协委员黎锦城指出:“要积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大力培养专业人才,破解‘三孩时代’托育难题。”
从发展历史来看,托育制度承担着解放生产力和科学育人的重要任务。曾经,公办性质的托儿所、幼儿园在工厂和机关单位铺展开来,在市场化浪潮之下,大多又不断收缩,谋求转型。随后,商业化幼教机构入场,在托管的基础上更追求教育质量。随着生育政策放开,既有托育资源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建立普惠性托育制度”的提法又重新出现。
当下完善托育制度,要树立两个新观念。首先,托育服务已变为一项普惠性的福利事业。我们不能只看数量,同时要抓好托育服务的教育质量,满足多数家庭的育儿需求。其次,托育服务不再是政府一家的责任,也不能完全交由市场去做,而是要以公办为主体,发动用人单位、社区、家庭、社会资本共同参与。黎锦城提出“微型托育机构”“幼托一体化”等建议,有助于最大限度调动既有资源,扩大服务供给,降低家庭的经济负担。
托育服务的主体是人,服务对象也是人。实现长期的生育支持,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无以复加。2019年的一组数据显示,全国幼托人才缺口超65万人,仅广州一地就占到1.8万人。随着生育政策进一步调整,预计这一缺口还会继续加大。需逐步构建连贯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广阔的职业发展上升空间,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
在刚出炉的2023年广东省十件民生实事中,“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排在第二位——“计划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6万个,落实学前教育生均拨款不低于每生500元,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比达到83%。”一个个数字背后,体现出广东扎实办好托育服务的决心。广东有着大量的务工人口,如何兼顾职业发展和家庭幸福,是许多奋斗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但换个角度来看,适龄生育人口规模同样庞大。切实降低生育成本,分担养育压力,提升教育质量,能释放出的生育潜能是巨大的。
推动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步子要稳,脚印要实。10日,深圳市卫健委就《深圳市育儿补贴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生育一孩亦有补贴,生育第三孩累计补贴1.9万元”的表述引发网友热议。从发放生育补贴到完善托育体系,让民众看到实打实的权益,有助于宝爸宝妈生得情愿,养得放心。(张宇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