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几个连图纸都不会画的普通员工,几个连QC是啥都不懂的普通员工,却硬是窝在堆满了杂物的工具房里,敲敲打打搞上了土发明,并在全矿QC发布会上,挑战具有专业水平的众多专业技术人员。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他们竟然获得了QC第三名。
【跟帖:1038期】用筷子也能吃牛排
金银贵 彭政舞
“呵呵呵,真的没想到,我们这土发明还能得到第三名!”
“就是,太让人意外了。”
5月17日,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矿掘进4队后勤班,笔者见到了班长李明勇和他的工友们,当谈到该班设计的YT29型风锤底座的改进方案获得了该矿上半年QC发布会三等奖时,个个脸上都掩饰不住灿烂的笑容。
“当时,他们比划着,缠着要我帮他们整个课件,说要参加QC发布会,我那时觉得挺好笑,根本没把他们所谓的‘发明’往QC项目上想,但最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我还是帮他们做了。”谈到当初对于后勤班设计的YT29型风锤底座的改进方案去参加QC,该队技术员高林平深有感触。
“我们设计出这个东西来以后,组员涂良华提议去参加下口水(QC),当时我觉得QC都是技术人员在干,我们这些门外汉哪懂啥子QC哟!”班长李明勇嘿嘿一笑,他告诉笔者,一直以来,YT29型风锤采用的都是原装底座,这种底座虽然美观,但磨损比较大,一台风锤每一个月就要更换一个底座。他给笔者算了下账,全队共有12台风锤,一年就要换144个底座,以每个底座29.5元计算,一年就要消耗4248元。那段时间,为了搞这个土发明,他们一下班就窝在堆码了杂物的工具房里,到处去找废旧材料,切割,焊接。不合适,再切割,再焊接,如此反反复复多次,每个参与的员工,大大小小都受了点皮外伤。笔者看到,他们一双双粗糙的大手残留着不规则的划痕。
“原来的底座你说不准哪个时候坏,一坏了就麻烦。” 高林平对1月18号那天印象特别深刻。那天他值班,大概在凌晨1点钟左右,井下最远的2225运巷南碛头员工陈永健打电话到值班室,说井下的风锤座子坏了,需要钳工马上带一个下井去处理。等通知家里的钳工带上工具赶到现场时,已是凌晨3点钟,本计划施工两槽炮只能放弃施工了一槽炮。
笔者在现场看到,新改进的YT29型风锤底座,全是用废旧的材料加工成的,成品显得非常粗糙,但据班组使用的员工说,这种底座使用起来非常结实,使用了4个多月了,还没发生过损坏现象。
“我们这个底座,使用过一两年没问题。”王勇拿着他们改进后的底座,脸上布满了得色。“下去后,我们准备给这些改进后的底座打磨下,让它们更有‘卖相’。”老工人代祝云的话让大伙儿都笑了。
“虽然掘进4队员工发明的YT29型风锤底座比较粗糙,但使用效果比较好,而且都是利用废旧材料加工的,我们非常支持这样的原创。这也让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员工价值得到了真正体现。”当天参与QC发布会的该矿工会主席田仁海对于普通员工的发明得奖感到非常高兴。
图为:高林平正在介绍员工们的“土”发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