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7|回复: 0

1038期稿件

发表于 2011-5-18 22:07: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趟乘务,一条裂纹,一个永远的教训

10几年的机车乘务员工作中,我尤其不能忘记199710月副司机刚提职的一趟值乘所带给我的深刻教训。
那天,我走的是9点的伊图里河至新帐房间的补机乘务。找班后,我抑制不住兴备的心情,比出勤点早1个多小时就到了运转调度室,问明机车后,就悄悄来到整奋线,按照规定重点对机车进行了检查。“一切顺利,没有发现不良处所”我心里一阵高兴。转眼到了出勤时间,我回到调度室,与司机“李大车”共同出勤。机车整奋完毕,正点出库。
机车在车站转线后,距车辆10左右时,我及时提醒司机:“一度停车。”“李大车”也毫不含糊:“一度停车。”随着一问一答,我拿着信号旗、手电筒下了机车,准备连接。我先对车辆车钩进行了外观检查,车钩外部无裂纹、锁闭良好,钩提杆无变形,提钩作用良好无抗劲,车钩开放良好、摆动灵活。随后,我跨步弯腰用手电筒检查车钩底部,底板无裂纹,弹簧箱“好像”也无裂纹。车钩检查完,我用信号旗立刻显示连接信号,机车鸣笛挂头,试拉后,“李大车”下了车。“车钩没事吧?”“没事!”我随口应答,并登上机车。
不一会儿,我就听“李大车”在车下怒气冲冲地喊:“王继凯,你下来!”我赶紧下了机车。“你给我好好看看车钩那侧弹簧箱!”“李大车”生气地说。我有些惶恐地弯腰检查,一看吓了自己一跳:弹簧箱上一条几乎裂透的纵向新裂纹就摆在眼前。
虽然,这趟值乘最终因为“李大车”的细心没造成什么后果(甩车),但“李大车”语重心长的话却在我心里扎了根:我们这些乘务员天天与安全打交道,标准化可绝不能差,侥幸心理也绝不能有,要求我们细心、细心、再细心,不能有一点疏忽大意,否则就会出大事啊。看住自己的活吧!“小伙计”。

哈尔滨铁路局齐齐哈尔机务段党办  王继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