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558|回复: 60

跟贴<春之呼唤>天冠集团:班长张道喜的节能经

发表于 2008-3-14 21:48: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天冠集团:班长张道喜的节能经

       “ 物力挖潜归根到底还是靠人的努力,人脑潜能无穷,越用越灵啊!”近日,在天冠二氧化碳公司班组节能交流会上,低压运行班班长张道喜深有感触地说。
       今年前两个月,张道喜班的生产成本在车间四大横班评比中接连名列第一,吨生产成本与其他班相比平均下降了9元钱。累计节约成本高达8.6万元.
        一个班组能在两个月时间内节约8.6万元不是个小数目,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工艺,各班的操作结果却相差很远呢?3月14日,笔者来到该班组一探究竟。
       张道喜在低压运行班工作10多年了,他说,厂里近几年对成本控制很严,设备上大的革新已经完成,一般的节能措施已被大伙&quot;吃干榨尽&quot;了。我想只有从细化操作上做文章,找到节能的窍门,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我是在算细帐中摸到了节约的“新门道”。比如说,虽然1吨水比1度电价格高,可生产上有时适当多用水,使机器温度降低,电机负荷小了,就会节省电。经详细测算,一个月虽然多用了12吨水,但节约了90多度电,综合衡量起来,成本节约了15元。
       生产班还承担着对外发货的任务,装车的准确率决定着成本的高低。在充装槽车上,由于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所对应的液态二氧化碳密度不一样,张道喜就琢磨温度、压力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在压力范围内的300—500个数据差距之间,细心掌握规律,寻找压力最佳控制点,既不浪费产品,又能保证装车数量。年初以来仅靠控制最佳压力的做法,就节约成本2.5万元,达到节能降耗的效果。

                                                           
                                                               增智如栽摇钱树
      从上面的事例中可以看出,智力是节能降耗的潜力所在,即使在不起眼的工作中,也能够找到最佳的节能办法。这就要求员工在日常操作时,不仅要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还要多动脑,对设备耗能指标、影响耗能因素、设备运行参数是否合理做到心中有数,通过留意纷繁的状态变化,找到节能降耗的答案。由此可以想到,如果企业每个班组都能把节能降耗工作做到最佳,那么,汇集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而职工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必将促进节能挖潜层出不穷。(李瑞     陈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21:50:17 | 查看全部
好稿,顶 [s:1077]  [s:1077]  [s:1077]  [s:107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4 21:50:50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22:07:25 | 查看全部
向李瑞老师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22:34:10 | 查看全部
李瑞不错哦!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22:39:40 | 查看全部
李老师,好视角,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14 23:18:42 | 查看全部
    
李老师,向你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06:36:45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吴涛于2008-03-14 21:50发表的  :
好稿,顶 [s:1077]  [s:1077]  [s:1077]  [s:1077]
非常感谢吴涛老师的关注与支持,惭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06:37:19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程向宏于2008-03-14 22:07发表的  :
向李瑞老师学习了。
感谢程老师的关注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06:38:0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4楼张静于2008-03-14 22:34发表的  :
李瑞不错哦!学习了!
感谢张静的经常支持,祝您周末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