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古典文学研究,知识增长最显著的领域非清代文学莫属。近代以来一度被轻忽的清代文学重新受到重视,新成果的涌现和增长都成为古典文学研究中最醒目的部分。这是很令人感到欣慰的。回顾过往的历史,总有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弑父”情结贯穿在政治权力的更迭中。封建时代,新王朝的历史言说惯于抹黑胜朝,以凸显自身的优势和合法性,连带使前代的文化和文学也多遭贬抑。民国以来文学史研究对清代文学的轻视,由“桐城谬种”“选学妖孽”的鄙夷也隐约可见。但随着文学史观念的更新,T. S. 艾略特的一个论断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清代文学对于前代文学史的意义:“现存的艺术经典本身就构成一个理想的秩序,这个秩序出于新的(真正新的)作品被介绍进来而发生变化。”(《传统与个人才能》)显然,清代文学的加入将改变整个文学史序列,也将带来前代文学意义诠释和价值评估的波动。而方兴未艾的现代性观念又引发对中国古典文学近代化进程的关注,促使学界对王朝末期的这段文学史投入更多研究热情。《四库全书》及《清代诗文集汇编》等大型古籍的影印,适时地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文献条件,使清代文学研究在近二十年间获得了迅猛的发展,由“一个期待关注的学术领域”一跃而成为引人瞩目的知识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