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02|回复: 2

早春做好6件事,可祛寒湿、养气血、调脾胃

发表于 2023-2-4 09:30: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医食参考

立春,也就预示着春天要来了。冬末春初,最容易让疾病趁虚而入,这时候大家一定要做好这6件事,不仅可以祛寒湿、调脾胃、养气血,还可调肝理脾,守住健康!

首先我们来看看自己是否有气血不足的情况:

“五看”判断是否气血不足

1.看皮肤:表现为皮肤黯淡无光或萎黄、干燥、感觉异常。

2.看眼睛:眼白的颜色混浊、发黄,表明肝脏气血不足;眼袋很大,说明脾虚运化不健;眼睛干涩、眼皮沉重,也代表局部气血不足;双目呆滞、晦黯无光,是气血衰竭的表现。

3.看手部:气血不足时,手心烦热、出汗或手冰冷,手指指腹会扁平、薄弱。

4.看睡眠:常表现为失眠、入睡困难、易惊易醒、夜尿多等。而太爱睡觉,也往往是气血虚的表现。

5.看齿龈:若成人牙齿稀疏、齿根外露或伴有牙龈淡白出血、齿黄枯落、龈肉萎缩等问题,多为肾气亏乏,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不足多与气血不足相关联。

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抓住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养肝脏、补气血、为一整年的健康带来良好开端。下面给大家介绍6个早春养生小技巧。

艾草泡脚祛寒湿
微信图片_20230204092843.jpg
早春时节风、寒、湿尚显,所谓“寒从足下生”,艾叶煮水泡脚能散寒除湿、温经通络,在此时节用于防病保健较为适宜。

具体方法:取艾叶50g,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继续煮5分钟,放凉至40℃~50℃泡脚,每次20分钟。对容易外感、有关节疼痛者非常合适。

双手摩腹调脾胃

气候日渐转暖,有些人会出现困倦、疲乏、不爱动弹的“春困”现象。如果宅居家中,活动减少,还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胃肠不适的情况。可以学学简单的摩腹动作,有健脾胃、助消化、振奋精神的作用,男女老少都适合。



具体方法:搓热双手,然后双掌重叠置于腹部,以脐为中心,分别用掌心沿顺、逆时针方向各揉50周。建议饭后半小时或晨起施行。



早起梳头养气血

《养生月览》说春天可“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天阳气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此时节十分适合梳头,可以起到宣通郁结、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作用。

具体方法:早上起床后,舒展一下筋骨,再缓缓梳头一百次,人即刻会感到神清气爽。

搓手心养血保肝

劳宫穴位于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劳宫穴主血,有调血润燥、安神和胃、通经祛湿、熄风凉血之功效,所以搓热手心有活血的效果。

具体方法:两手伸直,手心相对,上下搓,前后揉,然后两手做“负阴抱阳”的动作(右手包着左手)。晨起后及中午11~13点均可进行操练。

滚背活动通气血

滚背动作可以通过对督脉的刺激达到补阳、升阳、壮阳的目的,只要阳气充足就能抵御外邪,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可以在每天早晨滚背3~5分钟,滚完以后会有背部发热、气血疏通的感觉。需要注意的是,颈椎、腰椎疼痛不适者及年老体弱者不适合此动作。

具体方法:在地上铺一条毯子,地面不要太硬,坐好后双腿弯曲,双手扶住膝盖,重心落在尾骨和坐骨之间(也就是臀部下面),将双脚抬起,大腿靠近小腹,保持这个姿势前后摇摆。

听音乐调肝理脾

据《黄帝内经》记载,五脏分别对应五音。角音对应肝脏,其声和而不戾,润而不枯,宫音对应脾脏,其声高大响亮,长远以闻。

具体方法:可多听听轻快、明亮、悠扬、恢宏的音乐,如《彩云追月》等,具有调肝怡神、健脾和中的作用。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提醒朋友们,初春乍暖还寒,气候多变,

要保暖防寒,不使阳气受遏。

祝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健康一整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4 09:31:29 | 查看全部
立春,也就预示着春天要来了。冬末春初,最容易让疾病趁虚而入,这时候大家一定要做好这6件事,不仅可以祛寒湿、调脾胃、养气血,还可调肝理脾,守住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4 09:50:30 | 查看全部
守住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