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494|回复: 1

写诗,要学会以小见大

发表于 2023-2-4 09:38: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功之

      写诗从具体的可感知的小事物,小画面,小角度切入,表现一个广阔的整体大面,其必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容易被人们感知和认识。这以“小”见“大”也同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程序相吻合。因为小事源自生活,凝聚着无穷的亲和力,无形之中就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可以使读者有伸手够得着的喜悦感。这也是诗走向人民的途径及诗歌发展的通途。我们来看诗人西娃的《画面》——


  中山公园里,一张旧晨报
  被慢慢展开,阳光下
  独裁者,和平日,皮条客,监狱,
  乞丐,公务员,破折号,情侣
  星空,灾区,和尚,播音员
  安宁的栖息在同一平面上
  
  年轻的母亲,把熟睡的
  婴儿,放在报纸的中央



       在“中山公园里”,“年轻的母亲,把熟睡的/婴儿,放在报纸的中央”,这是多么小的事啊!但就是这么个小事,很小很小的画面,诗却给我们读者表现出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在这空间里,读者的想象力根据各自的生活经验去想象,可以向更广大的空间延伸。


  写具体的小事,写一个小画面,也是尊重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科学规律。“小”因其真实、具体,才更容易被人发现和认识。来看米沃什的《窗》(陈敬容译)——


  黎明时我向窗外了望,
  见棵年轻的苹果树沐着曙光。
  又一个黎明我望着窗外,
  苹果树已经果实累累。
  可能过去了许多岁月,
  睡梦里出现过什么,我再也记不起。


  诗通过看窗外的苹果树这十分小的事,表现时间流逝,人事易变的大主题。暗示岁月易逝,应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有些诗常常是写所见、所闻、所感,虽然也从小处入手,但没有“见大”,或没有让读者见到大,只是停留在自我陶醉上。这类诗只可自己把玩。如《柠檬》——


  走进院子,就像这个季节
  走进了柠檬树
  金色的果树,紧紧抓住阳光
  如你小小的乳 房
  不会飞翔
  
  是的,他们很小
  但毕竟是你们的乳 房


  也有一些诗人不愿意写细小的东西,只想写大。这儿说的大,指诗语海阔天空的漫游,诗意无边无际的挥洒。殊不知大象无形,大音稀声,“大”的东西很难得到人们的认识与重视。人民也很难会去读它。有一首名为《我的历史场景之七叶芝,现在和以往,斯莱歌墓园》的诗,单看这个很长的题目,就觉得它很大,让人望而生畏。还有些诗就仿佛遵循庞德《诗章》和艾略特《荒原》的做法,写得很长很长。其实,人们根本没时间去读那样大的东西。这样的大有也如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4 09:38:50 | 查看全部
写诗,要学会以小见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