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32|回复: 1

十年磨一剑—记共产党员、国家电网农电工优秀人才马丙乾

发表于 2011-5-21 19:44: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十年磨一剑
——记共产党员、国家电网农电工优秀人才马丙乾

  

从交通学校中专生到电力大专,从普通青年到中国共产党先锋队的一员,从默默无闻的农村电工到今年2月入选首批国家电网公司农电工优秀人才,被授予“优秀营销技能人才”称号,江苏灌南县供电公司大圈供电所农电工、共产党员马丙乾用自己的汗水和奉献,十年磨一剑,成为众人瞩目的一颗新星。

梅花香自苦寒来。马丙乾的成功是学出来的,拼出来的,干出来的。1999年底,年仅20岁的马丙乾从交通学校毕业后,被聘为汤沟供电所农电工。面对一窍不通的陌生领域,马丙乾坚持拜老职工为师,一切从头学起。当时正逢农网改造,考虑到他初来乍到,领导让他在家值班,可他谢绝领导好意,坚持主动参战。不管师傅们在杆上换线,还是在杆下打拉线,他都仔细看、认真学,跟着练。打好的拉线只要师傅们有一个说不好,就拆了再打,直到师傅们挑不出毛病来。夏季施工,登上十几米高的杆塔,就像抱一团火,但为学技术,马丙乾争着上,每天都忙得精疲力竭衣服冒盐硝。晚上别人休息,他却坐在灯光下,啃起从师傅处借来的有关高低压线路施工的业务书。困了,打盆冷水冲冲。白天干,晚上看,不懂就问。《农村供电所人员岗位技能培训题库》、《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农村电工必读》等电力书籍都被他翻坏了。超负荷的付出,让马丙乾人瘦了黑了,但他却迅速成长为所里的业务“尖子”。

为全面培养马丙乾,三年多的农网改造结束后,领导又让他负责辖区内设备巡视检查、缺陷处理和安全性评价工作。当时全镇共有高低压电杆约3000根,变电设备近百台,为了让设备可靠运行,他起早睡晚,顶酷暑冒严寒,认真巡视。每到夏季,灌南地处黄海风灾多,汤沟又地处西北林木多,为保证供电安全可靠,每到灾害天气别人往家跑,他往外跑,节假日也不休息。由于他工作细致认真,先后发现和处理各类发现隐患、缺陷30多起,保证了高低压线路设备健康运行。

尽管已完全胜任基层所各项工作,但永不满足的马丙乾仍深感自己知识的不足。2006年9月份,马丙乾通过成人高考,成为了南京工程学院城乡供用电专业班的学员。当时许多同学满足于60分拿文凭,可马丙乾不这样想,他紧紧抓住这一机遇,象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一有时间就啃书本记笔记,不懂就问,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难点,每次考试他的成绩都是优秀。是年,马丙乾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其中的一员。

学中干,干中学,理论加实践,让马丙乾如虎添翼。2007年9月,江苏省电力公司和省电力行业协会联合举办江苏省农电人员职业技能竞赛。马丙乾经过层层选拔,被选入连云港市公司集训队,进行封闭式训练。训练采用的是淘汰制,当时正逢酷暑,为不被淘汰,马丙乾刻苦学习,起早睡晚,不知淌了多少汗。就连竞赛前放假三天他都没有回家。功夫不负有心人,马丙乾终于进入五人小组,代表连云港市参加省公司农网配电营业工电费抄核专业的比赛。比赛中,面对各路高手,马丙乾沉着应对,经过队友共同努力,终于获得团体第一,个人第七的成绩,并被破格晋升为抄表核算收费专业“技师”。2008年9月份,他再次代表连云港供电公司参赛,获得了团体第一,个人第三的好成绩,被省电力行业协会授予“江苏省电力行业技术能手”称号。

参加竞赛回来后,领导再次给马丙乾压担子,让他担任了抄收二班班长。当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许多企业不景气,电费回收形势严峻。在全省电费回收排名中,名次靠后。为改变现状,马丙乾带领大家以千方百计、千言万语、千辛万苦的“三千”精神,反反复复进企业访客户,宣传国家电费回收政策。并通过上门收、设点收和延长收费时间等方式,想方设法方便客户,保证了电费每月按时结清,维护了公司利益。为此,马丙乾不仅获得江苏省电力公司授予的“电费回收先进个人”称号,还多次市、县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 、“农电十佳岗位标兵”。

面对成绩,马丙乾十分淡定,他说:“成绩属于过去,挑战在于将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17:03:07 | 查看全部
走进人民大会堂的金牌班组长
——记首届“全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张利东
今年5月份以来,张利东荣获“全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殊荣的喜讯,在冀中能源张矿集团引起强烈反响。各基层单位干部职工相继自发兴起了向张利东学习、争做“金牌班组”和“金牌职工”热潮。目前,用张利东的光辉形象对标、激励自己在该集团已蔚然成风,张利东的先进事迹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议主题广为流传。
展英姿骄子扬名
日前,张矿集团怀来矿业公司工程队金牌班组长、青年职工张利东当选首届“全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4月22日,身披灿烂阳光的他迎着和熙的春风登上长城,参加了主题为“见证・长城・矿工”的颁奖活动;23日,这位满怀喜悦和豪情的普通煤矿职工,在雄伟壮观的天安门广场,面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庄严宣誓,并于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百名优秀青年矿工新闻发布仪式,受到了共青团中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等领导的接见。于是,这位普通的青年矿工名扬神州,成为闻名全国的新闻人物。
酬壮志笑望高远
旧社会,人们贬称矿工为“吃阳间饭,干阴间活”的“下九流”、“煤黑子”。由于特定的恶劣工作环境所致,当矿工无疑是又脏、又累、又危险。因此,从古到今,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从事采煤工作。然而,与众不同的张利东却毅然打破世俗观念,继承父业,于2001年在河北省八宝山煤矿当上了矿工。进矿后,他笑对同学和亲友们的良言相劝,默默立下了扎根煤矿、干出一番事业来的雄心壮志。为尽快提高自己的素质和工作技能,他购买了《煤炭安全生产须知》、《煤矿安全操作技术标准规范与灾害防治实用手册》等专业书籍,业余时间阅读自学,用知识武装和丰富自己的头脑。在百米井下,他从背料工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寻找工作中的感性认识和收获。他每次背完料后总是全神贯注地盯住大斧工仔细端详,看他们如何打眼、怎样架棚,并积极主动地打下手干活帮忙、虚心请教,很快他就熟练地掌握了井巷架棚技术。不到两年时间,这位爱学习、肯钻研、虚心请教、不怕吃苦、勤实际演练的好小伙,便掌握了煤矿多个工种的工作要领和操作技能。2005年,他以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领导赏识,担任了工程队第二班班长,成为矿工队伍中的兵头将尾。
斩路虎效学英雄
怀来矿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绝大多数为急倾斜形式,倾角都在45度左右。由于坡陡底板滑,人站立行走都很困难,搞上山掘进,更是难上加难。如何完成上山掘进任务?是怀来矿亟待解决的一道十分棘手的新课题。并且,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演练、试验,但效果甚微。于是,此事成为一只“拦路虎”,阻拦着该矿的复采上山掘进工程的正常进展,对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和影响。
明知山有虎,偏朝虎山行。张利东就是具有这种英雄气概的时代青年。面对“拦路虎”,他主动请缨,接过攻克此项难度极大、令许多人挠头的艰巨任务。为早日攻克难题,他多次翻书本查找相关技术资料、拜访老职工求教咨询、召开“诸葛亮”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探讨实施方案、身处实地勘察、研究、分析,实际操作演练。一次不行,二次再来,反反复复地试验了数十次。苍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总结、探索出一套“复采煤层上山安全掘进法”,成功地充当了“大倾角上山掘进”的始作俑者,创出一条特殊环境下的生产作业新路。怀来矿实施这种安全掘进法后,安全形势大为好转,掘进进尺与日俱增,煤炭产量急剧上升。
降火龙彰显本色
2010年9月,该矿630地区突如其来地发生了煤层自燃,且有向周围蔓延之势。若不马上采取有效措施灭火,整个工作面煤层就有被其燃烧、吞噬的危险,甚至,将进一步威胁到整个矿井的安全。情况紧急、形势严竣,后果不堪设想。
为降伏疯狂肆虐的火龙,怀来矿指定救护队实施灭火作业,另派一个班组人员运送水泥、黄土配合行动。张利东主动请示矿领导,抢过了这项既艰巨又光荣的特殊使命。在灭火抢险工作中,张利东一马当先冲在前,带领全班工友争前恐后地运送水泥、黄土。他一个人顶两三人拼命干活,别人扛一袋水泥,他扛两袋;别人背一趟黄土,他背两趟。连续几天,一趟趟扛水泥、背黄土,一干就是4、5个小时,汗水湿透了衣服、浑身沾满泥浆,累的肩膀痛胳膊酸。尽管如此,也不肯休息片刻,直至任务完成。为此,有人说他实在,他无语默认;有人说他傻,他含笑应之。
创样板摘取金星
多进尺、多贡献,打造样板工程,是张利东多年来矢志不移苦苦追求的奋斗目标。平日喜欢钻研技术的他经常鼓励工友们学技术、增素质、长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打造合格达标的样板工程,为怀来矿实现掘采平衡衔接和生产作业的正常循环做贡献。怀来矿人都知道,哪里工作条件艰苦,张利东的班组肯定冲向哪里;哪里掘进作业出现困难时,哪里就有张利东班组的身影。啃生产“硬骨头”在张利东班组是家常饭,且已蔚然成风。当班组长6年来,张利东带领工友专找硬茬碰、专朝困难上、专啃“硬骨头”,打造出一个又一个“样板工程”,多次被矿上评为“金牌班组”。该矿在实施680主石门和690煤眼两孔半上山掘进时,遇到前所未有的艰难情况。工作面顶部全是落塘石,稍一震动,矸石往下乱掉,上山掘进施工难度大且很危险。公司领导为确保安全生产,决定放弃这一处掘进工程,改变地点重新施工。为减少资源浪费,张利东毛遂自荐,主动要求充当攻坚旗手,并立下了确保安全圆满完成任务的军令状。他凭借娴熟的专业技术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带领工友顺利处理了险情,安全度过这一危险地带,出色地完成了工程任务。
救工友弘扬美德
心肠好,关爱工友是张利东的善良本性,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是张利东日渐养成的优秀品德。这也是被他的工友多年认证了的事实,而且,发生在他身上的诸如此类的事例数不胜数。一次,在中采区760二组掘进工作面施工时,一名职工正低头弯腰挖柱窝,张利东突然发现顶部的煤眼松动、即将垮落。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他不顾自身安危,一个箭步猛然推开了工友。随即,顶煤哗啦一声坍塌下来。由于他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了一次伤亡事故的发生。
张利东,就是这样一名平凡、朴实而很优秀的金牌班组长、一位默默为煤炭事业做着贡献的青年矿工。当得知自己当选为“全国煤炭工业百名优秀青年矿工”时,他也只是憨憨地一笑地说道:“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国家却给了我这么高的荣誉。我想,这也是对我的鼓舞和鞭策吧,今后我一定会把工作做得更好”。

作者:田金龙 张聚珍  张兴桃
电话:15230333580
邮编:075313
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
冀中能源张矿集团党委宣传部
邮箱:zjz2009zjl@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