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90|回复: 9

文化--让肃北更精彩

发表于 2011-5-22 10:29: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兰州晚报 http://zhangmenshiting.baidu.com/service/558d7977552e161e3f50e95a8de28dcd.mp3?xcode=3a5c335493899ae5a2238d4578ab66ec
记者 赵彦成 刘学智   
1.jpg


别具一格的石凳

文化特色地砖

城市中的民族绘画

城市标志

人物雕塑

别具一格的石凳
  漫步肃北街头,装饰一新的各式建筑鳞次栉比,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其中最 “扎眼”的,莫过于触手可及的蒙古族文化元素。即使看不到身着民族服装的蒙古族群众,游客依然可以一眼看出这是一处蒙古族文化熏陶出来的地域。无论是造型独特、随处可见的石刻、石雕,还是别致美观的路灯、建筑,还有特色鲜明的巨幅文化墙,无不彰显着蒙古族崇尚自然的民族文化和性格特征。
  为了彰显城市的民族文化内涵,肃北县投入350万元巨资,邀请国内蒙古族文化研究专家,对县城建筑、街道的景观改造进行总体设计,以蒙元文化风格为主题,围绕蒙古族发展历史、文化特色规划设计,运用上色、立面、石材挂贴、浮雕等手段,把吉祥图案和穹顶造型巧妙地镶嵌到沿街建筑外立面的墙面、楼顶、门楣上,对县城主要建筑和街道运用蒙古族文化元素符号进行改造,在县城主街道路面辅以野生动物、吉祥图案雕刻石材,突出蒙古族特有的流云图案和建筑风格,高低错落,和谐统一,蓝白相间,风情浓郁,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蒙古族人文景观长卷。
  色彩——
  映出彩色长虹

  受游牧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影响,蒙古族历来崇尚红、白、蓝、绿、黄五种色彩,无论是家庭装饰,还是生活用品,以及衣饰穿着,都喜欢选择这五种颜色。其中,白、绿、蓝三种与游牧文化和生活相关,白色象征白云、羊群和奶食品,绿色象征碧绿的草原,蓝色象征蓝天,都与大自然和生活环境相关。黄色和红色与宗教信仰有关,红色象征火,黄色象征太阳,是自然物崇拜意识的表达。蒙古族通常在道路的最高处——比如山路的大坂口,树立敖包,高高拉起五彩的绸缎,横跨公路,用以祈求风调雨顺,吉祥如意,这五种颜色是一样也不能少的。
  走在肃北街头,满目是五彩的长虹:金黄色的城标,蓝色的窗边、门框,白色的外挂石材和蒙古包造型,蓝色的吉祥图案,绿色的人工草地,洋溢着浓厚的蒙古族文化特色。即使在蒙古族家庭里,无论是楼房还是平房,其装饰都以这五种颜色为基调,映衬着庄严的成吉思汗或顾始汗的画像,构成和谐庄重的视觉效果,远别于其他民族的城市风格。
  雕刻——
  蒙古族生活画卷
  在肃北县城四条大街的人行道中央,间隔铺设了数百块文化砖——具有文化色彩的石刻方砖。方砖上的浮雕和阳刻,有的是肃北县历史沿革,从春秋战国到民国时期,按照年代排序;有的是各种各样的吉祥图案,寿字的,佛字的,祥云的,回纹的。还有肃北特有的国家保护动物,如藏野驴、棕熊、丹顶鹤、白唇鹿、野骆驼、岩羊等,以浮雕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的脚下,吸引一个个行人驻足观看。
  在成吉思汗园林广场和金地花园住宅小区,你还可以看到一组组别致美观、富有民族特色的石刻。一只回首揣摩的石羊,被做成休闲的座椅;一个高大的石刻马鞍,被伫立在草地深处;汉白玉雕刻的一位牧羊姑娘,抱了一只小羊羔,立在人民公园的入口处。在主要建筑的外立面墙壁上,绘制了6幅大型壁画,丝路风情、游牧生活、野生动物、那达慕盛会,被生动地展现出来,映衬着蓝天白云,令人浮想联翩。看着这一个个石刻,你仿佛走进了广袤的肃北草原,遇到了蒙古姑娘,听到了蒙古长调,看到了奔腾的马群和流云般的羊群,令人心旷神怡。
  建筑——
  文化让城市厚重

  关于文化,人们常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季羡林也认为,文化的历史性,就是民族性;文化的现代性,就是它的世界性。如何在现代化的城市里彰显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民族文化,还要融洽、和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肃北县城党城湾镇,历经六十年建设,建成区面积近3.5平方公里,拥有各式多层建筑近百座,四条大街宽阔平整。但城市缺少文化气息,缺少“灵气”,也没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建筑物,多为单独设计,虽然各具形态,但大多四方四正,只有“钢筋混凝土堆砌的火柴盒”的现代性,没有民族性。肃北人借建县六十周年大庆的契机,对沿街的近50座建筑物进行了装修,也就是“文化包装”。在设计中,贯彻“城市当做景区,单体建筑当做景点”的设计原则,把蒙古族文化展现为一个个建筑元素,对城市进行改造。
  如今的肃北县城,每一座建筑都有了自己的文化风格。距肃北县城13公里的迎宾广场上,矗立着一座高13米、底座周长36米的巨大敖包,为每一位游客打开了一个瞭望蒙古族文化的窗口。进入县城,高大金黄的肃北城标,3匹骏马盘旋向上,威武灵秀。大街上的建筑物,窗棂、门框上的蓝白线条;外墙上的流云图案;楼顶上洁白的蒙古包造型,或高高耸立的苏吾德标志,把建筑物幻化成一个个蒙古族文化卡通标识,与周围的蒙古包、苏吾德造型的路灯,独具特色的垃圾箱,以及蒙古族特色明显的景观灯,浑然一体,协调统一,构成一幅浪漫的蒙古族文化长卷,大大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为城市佩戴上了“文化标签”。
  把文化“镶”进城市
  漫步肃北街头,装饰一新的各式建筑鳞次栉比,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其中最 “扎眼”的,莫过于触手可及的蒙古族文化元素。即使看不到身着民族服装的蒙古族群众,游客依然可以一眼看出这是一处蒙古族文化熏陶出来的地域。无论是造型独特、随处可见的石刻、石雕,还是别致美观的路灯、建筑,还有特色鲜明的巨幅文化墙,无不彰显着蒙古族崇尚自然的民族文化和性格特征。
  为了彰显城市的民族文化内涵,肃北县投入350万元巨资,邀请国内蒙古族文化研究专家,对县城建筑、街道的景观改造进行总体设计,以蒙元文化风格为主题,围绕蒙古族发展历史、文化特色规划设计,运用上色、立面、石材挂贴、浮雕等手段,把吉祥图案和穹顶造型巧妙地镶嵌到沿街建筑外立面的墙面、楼顶、门楣上,对县城主要建筑和街道运用蒙古族文化元素符号进行改造,在县城主街道路面辅以野生动物、吉祥图案雕刻石材,突出蒙古族特有的流云图案和建筑风格,高低错落,和谐统一,蓝白相间,风情浓郁,构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蒙古族人文景观长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0:33:12 | 查看全部

敦煌肃北昨现沙尘暴

稿源: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2011-05-22
  本报敦煌讯(首席记者董开炜)5月21日晚,肃北、敦煌风沙弥漫,气象部门随即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息。沙尘暴抵达肃北县的时间是当日19时06分,风速8-9米/秒,最大能见度800米。19时20分,敦煌市出现沙尘暴,最大能见度700米,风速5-6米/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0:37:35 | 查看全部

肃北县迈上了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 稿源: 酒泉日报  2011-05-13 10:48
1.jpg

新建成的文化体育广场一角。
2.jpg

在新建成的体育场上踢球的儿童。

  近年来,肃北县在不断扩大经济总量的同时,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迈上了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本报记者郭 军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0:46:15 | 查看全部

十名山东游客梦柯冰川遇险 造成1死3伤

2011-05-14 12:50:10 作者:董开炜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提要] (首席记者 董开炜) 5月10日,一支来自山东的10人自助游团队在肃北梦柯冰川游览时遇险,4名男子从冰川滑落,其中1人死亡,3人受伤。为保证游人安全,事故发生后,肃北县从5月11日起暂时关闭透明梦柯冰川景区,禁止游客进入。
  10名山东游客梦柯冰川遇险
  4人从冰川滑落造成1死3伤 肃北县政府全力营救找到遇难者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肃北讯 (首席记者 董开炜) 5月10日,一支来自山东的10人自助游团队在肃北梦柯冰川游览时遇险,4名男子从冰川滑落,其中1人死亡,3人受伤。由于死者滑落位置地势险要,自助游团队无法施救,撤出冰川后向肃北县警方求援。肃北县政府和警方组织救援队施救,12日晚将死者遗体运送下山,目前正在处理善后事宜。

  10名游客冰川遇险

  伤者傅先生家住济南,5月13日,他向记者反映了他和队友遇险的经过。

  5月8日,由傅先生等10名山东老乡自发组成的一支自助游团队抵达瓜州县,雇用当地车辆,前往距瓜州县城150多公里的透明梦柯冰川游览。他们在肃北梦柯冰川管理站设在山下的售票处购买门票后,一行10人带着自备的帐篷等宿营工具于傍晚时分上山宿营。5月11日13时左右,团队登上海拔5000米左右的冰川,因雪厚、坡陡、冰滑发生意外,其中一人不慎滑落至海拔约4900米的冰坡,不幸死亡,包括傅先生在内的3人在救援过程中受伤。

  当时,傅先生脸部受伤,另1名队员手臂等处受伤。最为糟糕的是,还有1名队员跌落的位置不明,团队成员寻找了3个多小时才找到他。由于该队员伤势很严重,加之地形复杂险峻,冰川上无通讯信号,队员们根本没有办法实施救援,只好撤离冰川。回到肃北县石包城乡政府驻地,傅先生拨打110报警电话求援。

  肃北县全力营救
  记者从肃北县政府了解到,11日下午,肃北县公安局接到伤者报警电话后,由一名副局长带领多名民警前往石包城进行救援。石包城乡政府派车及时将两名伤情较重的伤者送往瓜州医院救治,目前情况良好。12日清晨,肃北县政府、公安局和旅游局组织17名救援人员,在2名自助游队员带领下攀登梦柯冰川,在海拔约5000米的地方找到了遇难男子。据专业人员判断,该男子在事发时已死亡。12日23时左右,救援人员将死者遗体运送到石包城乡。

  13日上午,死者家属赶赴瓜州后,肃北县政府派人接洽,目前正在处理善后事宜。据了解,遇险团队成员均为中年男子,死者姓张,40岁左右。

  为保证游人安全,事故发生后,肃北县从5月11日起暂时关闭透明梦柯冰川景区,禁止游客进入。

  相关链接  

  肃北透明梦柯冰川

  肃北县透明梦柯冰川位于祁连山区大雪山北坡老虎沟内,其间共有冰川44条,总面积54.3平方公里,其中透明梦柯冰川长达10.1公里,面积21.9平方公里。梦柯冰川是我国冰川旅游开发中距铁路、机场、国道和城市最近、最容易进入和攀登的大型山谷冰川,是祁连山最大的冰川,冰川末端海拔4260米,最高峰海拔5555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2 11:00:13 | 查看全部
很熟悉的歌曲,刚中有柔粗犷美,谢谢屈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2 11:01:09 | 查看全部
经典歌曲,小时候就唱上了,呵呵!感谢屈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1:31:57 | 查看全部

魅力肃北 风光无限

2010-08-24 03:50:00 来源: 甘肃日报(兰州) 
        近年来,肃北依托“敦煌旅游”,以“魅力肃北”为核心,每年投入500万元,积极打造旅游品牌,突出以透明梦柯冰川为依托的冰川生态旅游,以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草原风情狩猎探险旅游,以黑戈壁城为依托的马鬃山史前动物化石边贸风情旅游和以县城及党河峡谷为中心的休闲度假民族风情旅游区为主的四大旅游区域建设,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肃北旅游已成为继敦煌莫高窟、酒泉发射中心之后的又一张旅游名片。
        建设生态园林城,打造蒙古族风情园是肃北人追求的目标。2009年,投入近5000多万元,建成“双石”(双塔—石包城)、“石梦”(石包城—梦柯冰川)旅游公路。建成冰川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和中科院冰川研究站,成功举办了“酒泉与奥运同行,冰川为奥运加油”为主题的旅游推介活动和“透明梦柯冰川开发论坛”及那达慕盛会,借助媒体,通过强势宣传,将透明梦柯冰川这一精品景点推向了国内外。
        为了使城市建设充分凸显蒙古族文化元素,肃北县邀请蒙古族专家学者问诊把脉,为城市建设对症下药。独具特色的30座临街建筑、文化体育广场,蒙元文化凸现的成吉思汗园林广场和迎宾广场,已经成为新的城市景观。为充分利用党河水资源,肃北利用天然地势,聚水造湖,改善城区气候、增加景观带和游乐场所。为了使城市更加富有灵性,肃北县突出草原生态保护,大面积种草植树,已在县城周围建起了1.45万亩的绿色屏障。
        为喜迎建县60周年大庆,把县城真正建成“雪山蒙古族风情城”,肃北更是倾全县之力,投资2亿多元,把县城当作景区来建,把单体建筑当作景点来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按照A级景区标准设计的紫亭湖、水上公园和肃北公园的改建工程已经全面动工建设,透明梦柯冰川游步道、停车场、观景台和环保厕所建设正在进行前期准备;四星级标准的肃北大酒店年内可望建成,透明梦柯冰川游客接待中心已经投入使用,富有肃北特色的人文生态景观群已经初步形成。
        今后,肃北县将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突出“生态特色、民族风情、文化风韵”三大特色,依托浓郁的民族风情、历史人文与奇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深入挖掘雪山蒙古族特色文化内涵,结合大规模城市建设,全力实施“13410”旅游开发工程,构建一个中心,开发三大片区,推出四条线路,建设十大景点,提升旅游文化产业品位和竞争力。到2014年,来肃北旅游的海内外游客将达到8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万元。 (马旭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11:49:12 | 查看全部

甘肃肃北县“狼群出没” 袭击牧民牲畜(图)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关键字:牧民;狼群;袭击;咬死;马鬃山    作者:侯志雄    2010-04-08 16:06  
1.bmp

甘肃肃北县马鬃山镇云母头村牧民那仁高娃饲养的羊只被狼群咬死呈惨状。
2.bmp

图为被狼群咬伤的羊。图片由肃北县委宣传部提供

  中新网兰州4月8日电 (记者 侯志雄)记者今天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委宣传部获悉,该县境内近期不断有狼群出没,将牧民的羊咬死并袭击牛、马等大牲畜,使饱受雪灾影响的肃北县农牧民再添一份困扰,牧民因“狼患”损失上百万元。

  肃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彦成介绍,肃北县马鬃山地区由于连续干旱,草场严重退化。近期又遇到危害极大的春季雪灾,再加上狼群的频频袭击,给牧民群众财产和生命安全带来危险。目前,正值全力抗雪灾之际,狼群一再出击,对牧民群众来说,真是“雪上加霜”。

  马鬃山镇云母头村牧民那仁高娃家是当地遭受狼群侵袭次数最多的牧民。2009年至今,她家饲养的100多只羊葬生狼口。她说:“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随时都会遇到狼群来攻击,有时放羊的时候狼跑来就把羊叼走,还威胁我们的人身安全。”

  不久前,一群狼窜入那仁高娃家的羊圈,30多只羊被狼咬死咬伤,情景十分残忍,经济损失达6万多元。“两年的辛苦都白费了。”那仁高娃叹气说道。

  云母头村村长吉尔格力介绍:“村子一带狼群经常出没,还攻击人,有时连牧羊犬都被咬死,今后可能会发生狼伤人的事情。”他说,一年来全村23户牧民基本每户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狼的危害,共损失大小牲畜400多只,牧民损失超过25万元。

  据肃北县马鬃山镇提供的消息称,该镇近年来每年都有近1000头只大小牲畜被狼祸害,每年的经济损失达60多万元。

  记者了解到,一再出现的“狼患”给肃北南山地区造成的损失同样不容乐观。在党城湾镇红柳峡村,村长幸福和牧民团结有180多峰骆驼被狼群咬死,经济损失近40万元。

  肃北南山的盐池湾地区水草丰美,尽管当地野羊、野驴等野生动物比较多,但由于牧民的马群、牛群都是放养,这无疑给了狼群可乘之机,当地牧民每户每年都会有10多头(匹)牛或马被狼群祸害。

  由于狼属国家保护动物,牧民和基层组织只能被动的防御。赵彦成建议,在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制止狼害,以确保农牧区群众生命财产不受损失,稳定马鬃山边防安全有序的经济社会环境。(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2 13:05:15 | 查看全部
谢谢屈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2 13:52:3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