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预制菜要让人吃得安全放心
中消协近日发布报告提出,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凭借省时省力和高性价比优势,预制菜从餐厅后厨走向百姓餐桌。行业火爆的同时,争议也日渐增多。预制菜食材不新鲜、口味欠佳、信息标注不全、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引发人们讨论。
由于免去了传统做菜中买菜、洗菜、切菜的流程,特别是不需要花太多时间进行烹饪,预制菜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预制菜销量走高,一方面得益于快速出餐、节省人力的优势迎合了“宅经济”下外卖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另一方面则是弱化厨师依赖、统一菜品品质、改善成本结构等成为餐饮企业扩张的重要驱动。
伴随着预制菜市场的火爆,各种担忧争议并存,预制菜食材不新鲜、口味欠佳、信息标注不全、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不时发生。特别是一些预制菜存在高盐、高脂肪、高热量的“三高”情况,不利于消费者健康。这就对餐饮企业的供应链协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将倒逼预制菜行业在菜品研发、速冻锁鲜、冷链物流、包装工艺等方面精益求精、全面升级。
预制菜要让消费者吃得安全、吃得放心。国家层面应出台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对预制菜原材料、加工工艺、添加剂、农药残留指标等作出统一规定。企业对菜品原料的主要成分、营养价值、添加剂使用等要详尽描述。企业、餐饮行业要自省自律,守住食品安全底线,让消费者可溯源、可放心。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促进企业、餐饮行业严格把好质量关和安全关,引导其在坚守食品安全底线前提下,不断迭代更新预制菜生产技术,创造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消费场景,让预制菜健康发展,让顾客明白消费。(潘铎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