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回复: 0

作业“熔断”并非“一熔了事”

发表于 2023-2-15 10:26: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京报
翛然

超时就停做!

据现代快报报道,新学期开始,江苏常州一小学启用作业“九点熔断机制”。顾名思义,超过晚上 9 点,学生可无条件停止作业,未完成的作业隔天也不用补做,旨在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此举一出,受到广大家长的关注。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创新举措。“双减”开展以来,全国多地多所学校启动作业“九点熔断机制”,这也是“双减”落地的举措之一。但到9点能否真的触发“熔断”机制,仍然有赖于家长的配合。就像身边一名“小升初”学生谈“双减”感受,“学校老师的作业是留少了,但母亲留的作业并不少”。

可见,作业“熔断”机制,也要谨防沦为形式主义。而“熔断”机制从纸面落实到现实,阻碍的因素并不少。

源头上,学校老师留的课后作业不能超量,并要帮助学生们学会时间管理,提高作业效率。家长们也要改变观念,与其热衷“鸡娃”,不如做好榜样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对自身严格要求,比如少玩手机游戏。

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熔断”行列,说明学校已将学生充足的睡眠,排到了作业之前。

2021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为学校老师“留作业”提出“十条要求”,其中包括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

这些文件中的硬性规定,以及十分具体的时间要求,不可谓不细致。无论从学生成长发育的硬性要求,还是为了第二天上课保证精力充沛,这些都是必要举措。而“熔断”机制,正是“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的有力支撑。从这个角度而言,作业“熔断”是停止也是保护。

不过,作业“熔断”,并不代表“一熔了事”。巩固学习内容,是作业的主要目的,那么启动作业“熔断”的学生,老师应给予更多关注,不仅要了解原因,还要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事实上,作业“熔断”机制施行后,学校如何进行作业科学管理,老师如何掌握学生学习状况,家长如何缓解焦虑克制自己的“鸡娃”冲动,都是不能绕过的“必答题”。

作业“熔断”的初衷,仍是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提高其学习效率,让学生们感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淹没在海量作业之中。这都是“双减”的应有之义,也是帮助学生们走出“困”境的实际举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