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回复: 0

举一反三看“作业熔断”

发表于 2023-2-17 15:15: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举一反三看“作业熔断”

“不写作业父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每天晚上,部分家庭就上演如此情景剧。当量大、题难、家长参与成为作业的元素,大人小孩怎能不崩溃?作业“熔断机制”这两天上热搜,一点也不奇怪。

日前,常州市博爱小学发出通知,春季学期学校将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与时间,超过晚上9点,无条件停止,未完成作业的学生第二天也不用补做。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意在让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注重提优补差,让问题在课内解决,保障学生10个小时睡眠时间。

启用作业“熔断机制”,博爱小学不是第一所学校。近年来,多个学校推出作业“熔断机制”。有小学规定,只要超过晚上9点,或总用时超过60分钟,必须停止,不需要补做。有中学规定,每天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推行“初中生晚上10点后不作业”行动。个别学生经努力,到晚上10点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经家长签字确认后,可以拒绝完成剩余作业,确保充足睡眠。在这种前提下,作业“熔断机制”上热搜,值得举一反三来思考。

赞同者说,这个机制很人性化,既能给学生减负,也让家长减少了焦虑,跟孩子能愉快地相处了。质疑者认为,会不会造成孩子等时间、摸鱼写作业等偷懒行为?作业“熔断机制”带来的褒贬评价,凸显着“双减”工作仍需持续发力。

孩子作业完不成,既有主观原因,也有老师布置得太多、过难等客观因素。去年11月,哈尔滨一男子上传的短视频,让很多家长感同身受“我太难了”。7岁的孩子录视频作业时,一直出错失误,无法顺利完成,在镜头前大哭,瘫坐在凳子上抱怨:“我不想上小学”。当时很多网友留言,“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有多悲伤。”回溯被无数家长诟病的各类“奇葩”作业,我们就懂得:要想真正给学生减负,就多些作业“熔断机制”。

202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指出,要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并区别不同学段和年级作出了具体时间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作业“熔断机制”成为坊间热点,说明“双减”政策仍未落实落细。

孩子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悉心呵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我们才有满庭芬芳的无尽喜悦。以作业“熔断机制”为鉴,加快形成“双减”机制,更好减轻过重的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鸡娃”将不再成为共同焦虑。(丁新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