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1|回复: 0

文明执法先要眼中有“人”

发表于 2023-2-17 15:46: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文明执法先要眼中有“人”

近几天,两则热点新闻都与城管执法有关:一是某地城管撕下商户们沿街门脸的春联,二是某地城管没收了孩子在路边自习的书桌,而理由不外乎为了市容市貌整洁。两起事件均引发风波、遭到差评,面对舆情,涉事地方也都紧急道歉并进行了处理。

商铺门脸如何装饰才算风格和谐,门店外摆伸出多宽才算符合要求,类似这样城市治理中的小事,引发摩擦和争议不是一回两回了。像“撕春联”这样的操作,社会观感极差,但又几乎年年复现,到底是什么原因?

平心而论,维护市容市貌整洁的执法初衷没有问题,之所以费力不讨好,多半还是手段僵化、执法过火。不分青红皂白,无视具体情况,收书桌、撕春联“一刀切”,没有考虑到是不是符合公序良俗,会不会伤害市民感情。最终,面上的任务目标也许能够简单达成,但内里对城市文明的折损也是显而易见的。

执法不文明,很难带来真文明。创建文明城市也好,维护市容市貌也好,归根结底是为了提升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城市治理纷繁复杂,又深入日常生活肌理,既要有力度还要有温度,既要合乎规定也要有人情味儿。规章制度、法律法规是刚性的,却决非冷漠和脱离实际的,条条款款怎么执行,都得充分考虑具体情境、前因后果。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过分注重追求秩序而忽视被管理者的感受和权益保护,往往欲求秩序而不得,只有将增进被管理者的权利、福祉当做首要目标,不为了秩序而秩序,才能实现双赢。关照参差多态的现实情况,考虑到市民的切身感受,文明才会离我们更近。

“城市即人”,它因万千市民的聚合而存在,也以万千家庭的烟火气为依托。治理也好,服务也好,始终眼里有“人”心里有“人”,才能把好事办好,凝聚更多治理合力,推动城市这一共同家园迎来“连续的、逐渐的、复杂的和精致的变化”。(汤华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