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67|回复: 3

雨水必吃的6道菜,养肝、健脾、利湿,快看看有没有你爱吃的

发表于 2023-2-21 10:57: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天下养生网

一夜春风过,悄悄地带来了今年的第二个节气——雨水。大家都知道春天养生当护肝,但今天开始还要着重养护脾脏。春天风主令,但是,因为雨水节气又夹有湿气,也容易伤及脾胃。

雨水养生要点

❀养肝

肝在五行属木,具有树木生生不息、伸展条达、升发旺盛的特点,与春气相通应,因此春季养生要格外关注肝气的舒展。雨水作为春天的第二个节气,养肝依旧是养生重点。

❀健脾利湿

雨水节气到来,意味着接下来的半个月气温渐升,降雨也会渐渐增多,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同时湿邪留恋,难以去除,故雨水前后应当注意健脾利湿。

雨水必吃美食清单

1.韭菜炒豆芽

中医认为,韭菜味辛,性温,能行气活血止血,温肾补阳,最适合气候忽冷忽热的春天食用。此外,春天人体肝气比较旺,木旺易乘土,所以就容易脾胃不好,常吃韭菜还有利于行气导滞、疏通人体的气机,健脾理气。而绿豆芽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除湿的作用。

做法:新鲜绿豆芽500克,韭菜150克,花椒、味精等调料适量,入锅清炒烹制成食。

2.荠菜饺子

荠菜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中医认为荠菜味甘、性平,具有清肝调脾,和血利水,降压明目的功效。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荠菜,尤其适宜消化不良、体质虚弱的中老年人。

做法:荠菜洗干净,过沸水后捞出攥干;备用韭菜洗净,和荠菜分别切碎;剁好的肉馅,用葱姜花椒水搅拌上劲,加入酱油,胡椒粉;凉水面团(面:水=2:1),揉光滑后醒半个小时以上,揉成长条状,切成适合大小的面剂子,按扁小剂子,赶圆饺子皮,包成饺子。

3.素炒茼蒿

茼蒿是春‬天的时令‬蔬菜。中医认为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温脾理气、消食开胃、通便利腑、养心安神、降压补脑。茼蒿中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钙质,以及黄酮类和酚酸类活性成分,春季经‬常吃茼蒿,还可以‬起到养肝护肝,升发阳‬气的作用。但腹泻者不宜食用茼蒿。

做法:准备茼蒿、葱、姜、蒜、干辣椒、油、盐。茼蒿洗净切小段,葱、姜、蒜、干辣椒改刀备用。油五成热倒入葱姜蒜爆香,倒入茼蒿翻炒均匀,出锅加盐调味即可。

4.春笋焖黄豆

春笋,是春天的新鲜竹子嫩芽,其味清香鲜美。中医认为竹笋味甘、微寒,无毒。在药用上具有清热化痰、益气和胃、治消渴、利水道、利膈爽胃等功效。但结石患者、肝硬化患者最好不要食用春笋,可能加重病情。

准备春笋、黄豆、八角、葱段、生姜、干辣椒、白糖、老抽、生抽、食盐、食用油各适量。
将提前泡软的黄豆放入砂锅中,加八角、葱段、姜、食盐煨至软烂入味;
将春笋去皮和老根,洗净后切成小块,焯水去掉涩味,将焯好的春笋捞出沥水备用;
油锅烧热后,下干辣椒、葱段、姜片爆香,随后放春笋、食盐翻炒入味;
将煮好的黄豆滤掉配料放入锅中,加入煮黄豆的卤汁继续小火烧入味;
烧至一半时,加入少许白糖大火收汁。这时可以再滴入老抽上色;
出锅之前滴入生抽提味。装盘上桌,撒葱花点缀。
5.芡实粥

粥类素来有健脾利湿、养胃和胃的功效,雨水节气前后服用养生粥对润和脾胃大有益处。而芡实称得上是健脾“冠军”。与偏寒性的薏米相比,芡实性味甘平,药用价值也很高,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适量吃点,能帮你健脾除湿,缓解脾虚、久泻的现象。

做法:取芡实30克、粳米100克,将芡实洗净、泡软,再与粳米同煮至熟软即可。

6.芡实桂圆银耳羹

芡实除了煮粥,和桂圆、银耳搭配也是一道很好的养生食疗方,能健脾养血、益阴生津。适合具有面色少华、口干口渴、心烦失眠等津亏血虚的人群食用。

做法:准备芡实30克、桂圆肉12克、银耳半朵、枸杞子6粒。
芡实浸泡1小时以上,洗净备用。
将银耳用冷水泡发,去除黄蒂,撕碎。
桂圆肉、枸杞稍泡软,洗净备用。
将芡实、桂圆肉、银耳入锅,加水适量,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煮1.5~2小时。
关火前10分钟加入适量冰糖。
关火后撒入枸杞子做点缀,焖一下即可。

同时要注意,雨水时节湿气渐重,若肥甘厚腻摄入过多,湿气内外交困,容易滞伤脾胃,引起胃肠型感冒、消化不良、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发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21 15:54:53 | 查看全部
春笋焖黄豆,好吃吗?没吃过。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2-21 19:35:10 | 查看全部
嗯嗯,了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2-21 19:52:25 | 查看全部
挺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