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3|回复: 0

创新思路 实现双赢(说道)

发表于 2023-2-21 11:19: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民日报
张伟昊

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用心用情帮助百姓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寻求就业的手段、探索致富的门径,让乡村更美、人民更富

湖南蓝山县是候鸟迁飞路线的重要通道。之前,此地捕鸟风气盛行,如今,不仅捕鸟人不见了,他们还变成了当地的护鸟人。由“捕”变“护”是怎样实现的呢?

思路一变天地宽。在以往重“整治”、严厉打击捕鸟行为的基础上,蓝山县更加关注“引导”,利用村民对山形地理、鸟类习性的了解,聘请他们成为职业护鸟人、候鸟科普宣传员等,保障捕鸟人转行就业。疏堵结合、双管齐下,取得了良好效果。

类似经验还有长江流域的“渔民上岸”。禁渔政策实施后,传统渔民怎么办?在重庆、江苏等地,一方面聘请捕鱼人变为护鱼人,另一方面引导渔民吃旅游饭等,保护环境的同时让渔民增收致富,达到生态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双赢。

由“捕”变“护”,既是环境保护政策的转变,更是为百姓谋出路的思路转变。因地制宜完善配套措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引导当地群众转型就业创业,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居乐业,这是生态保护的题中之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生态环境多样而复杂,各地区的地理气候、物种资源等不尽相同,如何在生态保护这张答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需要各地各部门动脑筋、想办法,不断探索适合当地特色的政策举措。例如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云南大象,地方政府通过出台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补偿村民的损失、解除村民的顾虑,许多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原本就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在生态保护的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用心用情帮助百姓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寻求就业的手段、探索致富的门径,让乡村更美、人民更富,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用蓝山县村民的话说就是:“护林收入比捕鸟高多了,有了挣钱的门路,谁还上山打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