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剑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近期接诊了不少疲乏、腹胀不适的患者,经医生辨证多为水湿困脾,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如果你近期也出现了这些情况,不妨看看雨水如何养生。
顾名思义,雨水是一个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一般来说,此时气温回暖、降水增多,但此时余寒未尽,天气仍变化不定,寒潮也时有发生,这种乍暖还寒的湿冷天气对人体的健康会带来一定危害,不少人会出现疲劳困乏、腹胀反酸等现象。
浙大一院中医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李剑平副主任医师说,雨水时节阴雨连绵,降水量本就大,再加上变化莫测的天气,寒湿之邪最易困着脾脏,内外湿气相合而为病,易导致脾胃运化功能损伤,要特别注意调养脾胃。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春天不是养肝的时候么,为何还要养“脾”气?李剑平副主任医师解释说,春季养肝,肝气以疏散调达为顺,而酸味常有收敛之性,有碍肝气的疏散,所以要少吃酸性食物,但如果肝气疏泄太过,又会克伤脾气,所以需要甘味来健脾益气。
雨水时节,可以吃茯苓、薏米、砂仁等健脾祛湿的食物,或者燕麦、南瓜、板栗、红枣、山药等辛甘发散的食物,少吃乌梅、山楂、酸菜等酸性食物。同时,要慎吃生冷油腻、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伤及脾胃。
通过科学的按摩穴位或推拿也可实现调养身体。适合雨水时节的几个方法如下:正坐或仰卧。阴陵泉穴位于小腿内侧,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每次按摩50下左右,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两腿都要按摩,一般按摩两周就可以看到祛湿的效果。足三里穴要先点后揉,即先向下用力点压足三里约10秒钟后,保持向下的力道,改点为揉,操作约10秒钟,如此反复至少3分钟,再换另外一侧。可起到调虚、养脾胃的作用,可顾护脾胃。
仰卧床上,以肚脐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200次。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消化、预防便秘,又有助于腹部保暖,提高睡眠质量。
雨水期间要注意“倒春寒”现象,仍要“捂一捂”,此时穿衣宜减衣不减裤,下裤略厚于上衣,下肢略暖于上身,意在促使阳气由下而上生发。
除此之外,随着风、湿、寒三气杂至,各类关节痛也会在此时更明显,可通过穿着、适当热敷、温水泡脚等方式保暖关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