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5|回复: 0

“小修小补”中蕴含大民生

发表于 2023-2-22 10:15: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小修小补”中蕴含大民生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商务部在全国确定80个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地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一圈一策,推动补齐便民服务设施短板,完善生活基本保障类业态和品质提升类业态,让修鞋、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休闲娱乐等设施更加丰富,使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据新华社2月16日报道)

衣服拉链坏了、鞋面有了磨损、皮包略有擦痕、雨伞断了伞骨……生活中,有人将这些物品直接丢弃,而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还是“找人修一修”。毕竟“雨伞只是断了一根伞骨,还有八成新,扔了太可惜。”“运动鞋没穿两次,只是蹭破了一点,怎么能就不要了呢?”

然而,人们的这种愿望常常得不到满足。很多人自己不会修理,又找不到修修补补的地方,这个时候,人们多么希望住宅小区附近能有经济实惠的便民修补服务,让自家很多东西“活”起来、用起来,“缝缝补补又三年”。

为什么“小修小补”越来越少?有的是考虑不周、规划缺失,新建社区没有为此预留场所,老旧小区改造升级之后取消了原来的摊位。有的则片面追求“高大上”,根本没把“小修小补”放在心上,总觉得他们既有损城市形象又无益于发展。殊不知,“市容”与“繁荣”并非截然对立,居民生活的便利度同样是发展的重要内容。“小修小补”没有了,人们修修补补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如果没有了这类服务,不仅会造成生活不便,还可能带来资源浪费,提高生活成本,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形象。

一双双灵活熟练的手,让一件件破损的物品“起死回生”,修补物品的同时修复了心情。这何尝不是温暖的一幕,何尝不是在为节约型社会作出贡献?修鞋、配钥匙、换拉链……一头是百姓需求,一头是就业选择,群众生活更便利了,手艺人也找到了谋生手段——“小修小补”就这样成为城市生活链条上不可或缺的一环,为城市的繁荣发展聚集着烟火气。下足绣花功夫,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在守住消防安全、生产安全等底线的同时,善加引导、合理布点、适当扶持,就能给一处处“小修小补”留下必要空间,让他们在规范有序经营中更好地便民利民。

“小修小补”中蕴含着大民生。一座城市“小修小补”的覆盖率、活跃度,一定意义上既是其应当为居民提供的关怀,也是评估其精细度、宜居度的标准之一和重要加分项。可喜的是,商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试点基础上,开展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更好惠及百姓生活。可以想见,随着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推进,每个人都能在更便利、更舒心的日子里,触摸到一座座城市恒久不变的民生温度,感受到那种兼容并蓄的人文情怀。(周丹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