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放宽“35岁门槛”积极风向标
最近,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启动了2023年度公务员省考招录,备受舆论关注的报考公务员“35岁及以下”年龄门槛限制,也有了变化,已有约10个省份将部分岗位年龄调整为40周岁以下。
虽然,这些调整目前还是局部的松动,局限在少数人群和极少数特殊岗位,比如这些地区报考年龄限制的放宽,多面向应届毕业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非在职),或者考定向招录乡镇(场、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位。但是这已经传递出了积极信号。
近年,职场上的“35岁现象”愈演愈烈,人为制造了用工市场的不平等观念,让35岁以上的人丧失了与全社会劳动力人口公平竞争的可能,并且传递一种消极观念:如果你在35岁之前未能升职加薪,那么你的职场未来将很惨淡。
实际上,35岁正是一个人的黄金年龄,处事能力、心智水平可能比刚毕业的学生强,既有工作阅历,又有实践经验。一个人到35岁,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机,很多人做出事业都是在35岁以后。
如今,面对人口老龄化及劳动力市场供给总量下降的现状,更应该积极盘活这一年龄段劳动人口的活力和积极性,为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毕竟,按照现在人们的实际身体状况和健康机构的定义,45周岁也是壮年。
现在高考、考研等大型考试都已经没有年龄限制,说明年龄不应该是招录人才的限制标准。过去公务员录用要求35岁及以下,于当时有其特殊原因,但一些人加以误读,很多普通单位甚至私人企业也争相效仿设置这样的年龄门槛。“35岁门槛”人为地制造了“35岁职业恐慌焦虑”,导致年轻人35岁以前压力重大,甚至不敢结婚、生育,还滋生出一系列职场潜规则。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打破职场潜规则,政府引领很重要。当下公务员考试年龄门槛逐步放宽,能为企业招聘提供借鉴,将会对全社会起到示范性作用,有望释放出劳动力市场的巨大活力。(项向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