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26|回复: 0

重点企业就业领取双薪 吸引人才不能坏了规矩

发表于 2011-5-24 14:40: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双薪双管双用"机制,逾越了政府和企业的边界,或许并不能真正吸引到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反倒可能引来一批只想端"铁饭碗"的人。
  据报道,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为吸引大学生到当地重点企业就职,推出了"双薪双管双用"机制———大学生到企业就职,还会纳入宁津事业编制,每月领取企业、财政双份工资。五年后,如果不愿在企业就职,可安排进机关事业单位。宁津的做法引发了诸多争议。
   从功利的视角看,这些措施无疑有一定吸引力,或许能解决当地企业面临的人才问题,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补偿为此支付的公共财政或公共资源。
   这或许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买卖。然而,地方政府不能仅仅只有利益考量,一项政策是否合理,更要看其是否符合政府职能定位,是否符合程序,是否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众所周知,现在,即便是国企,各级政府也都不管其一般性的招聘了。很显然,宁津的"双薪双管双用"机制,逾越了政府和企业的边界,打乱了企业和事业单位之间的界限,模糊了企业财务和公共财政之间的关系,将企业的用工问题行政化、复杂化。这形似改革创新,实则倒行逆施,恐怕后患无穷。
   值得注意的是,宁津方面不止是变相补贴了相关企业的人才成本,更要命的是,当地政府为这种企业招聘提供了无限连带责任。按照宁津的做法,不管这些招聘的人员是不是真正的人才,只要他们5年后不想在企业干了,就可以到机关事业单位任职,宁津县的纳税人就要养他们一辈子。本来企业人才流动是正常的,企业无需在合同薪酬、福利之外,再支付成本。然而,当地政府却要为这种不必要的支出,而支付高昂的成本。
   这种非理性的行为,很难令人理解。这也难怪舆论要质疑,当地究竟是为了解决企业的人才困境,还是要解决当地某些"特殊群体"子女的就业问题?
   况且,宁津的做法本身就抛弃了事业单位招聘公开、透明的用人程序,留下了权力暗箱操作的后门。不论当地政府部门是否愿意回应,这一做法都属于违规。
    当然,"双薪双管双用"也违背了公共财政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尽人皆知的道理是,公共财政不能为企业员工发薪水。这些企业的人员不在事业单位上班,却每月领着工资,这和"吃空饷"有何区别?
    宁津的做法明显存在多处违规,有关部门理应进行清查。
   另外,我们也应该看到,这种现象并非偶然发生。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为吸引高端人才,承诺解决户口、住房补贴等优惠政策之时,一些经济欠发达、户口不值钱的县市,只好将事业编制、森林公园里的别墅等公共资源,当做吸引人才的筹码。这其实不是真正的经济竞赛和人才竞争,而是权力大小和行政资源多寡的比拼。
   靠行政权力和事业编制的魅力,或许并不能真正吸引到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反倒需要小心引来一批只想端"铁饭碗"的人。真要发展经济,吸引人才,地方政府能做的应该是软环境的改造,而不是给所谓的重点企业吃"行政大补丸"。新京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