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回复: 0

“MOSS”们需要宽容和鼓励

发表于 2023-2-23 16:38: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MOSS”们需要宽容和鼓励

关于ChatGPT的讨论还没过去,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MOSS就连续两天冲上热搜。

2月20日,复旦大学团队发布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MOSS,但由于访问压力过大,当晚MOSS服务器被挤崩。2月21日,MOSS官网发布致歉公告,称最初的想法只是内测,计算资源不足以支持如此大的访问量。复旦团队直言,MOSS还是一个非常不成熟的模型,距离ChatGPT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与电影《流浪地球》里的智能量子计算机同名,多个夺人眼球的关键词叠加,让人们对MOSS第一次“登台表演”的期待值拉满了。人们对于中国版ChatGPT的猜测和讨论,既是对这场人工智能大赛的热切围观,也是对科技创新的万众期待。

“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只青蛙接吻。”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说明创新是一个伴随挫折的持续探索过程。

从相关报道和科技爱好者的测试帖中可以发现,如研发团队所言,由于缺乏高质量的数据、计算资源和模型容量,MOSS仍然远远落后于ChatGPT。MOSS不可能一口吃成ChatGPT,科技创新需要不断迭代,每一次进步必然伴随着试错和改良,这背后都需要时间去打磨。

由于初登场表现不够完美,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对MOSS的讥笑甚至唱衰,这让笔者想到了在微信诞生时也有不少人质疑嘲讽,认为微信没有QQ功能强大,没有短信飞信用着方便,微信在这样的质疑声中飞快成长,不停更新换代,只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横扫各路对手。

对创新而言,宽容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在人工智能的赛道上,一系列AI对话机器人层出不穷,帮助“MOSS”们进化成“BOSS”,不妨多一点鼓励,少一点冷嘲热讽,减少创新者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发挥出更大的创造性。(于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