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时代变化让班组职工劳动价值观呈现多元化
山东流云纺织有限公司 邢承木
近期,“班组天地”从不同角度对“劳动的价值”进行了深入讨论,使“劳动光荣”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从一例例鲜活的事例报道中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班组职工的劳动价值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劳动价值观呈现了多元化趋势。这从班组天地1034期文字稿头条《“老黄牛”落选了》中可见一斑。“老黄牛”的崔文涛为什么落选?该矿党委书记李智的话讲得好:“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劳模的要求更高,对劳模精神的理解更透彻、更广泛了。那种不计名义、不要报酬式的‘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已不再是评选劳模的首选条件,而人们看重的是个人对企业、对团队创造价值的大小。”
在市场经济下,在知识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职工劳动价值观呈多元化是必然趋势,体现的是社会的进步。现代职工的劳动价值观折射出时代特色,包含了更丰富的内涵。“现代企业班组中拥有技术技能型、善于创新的人才多,创新型班组和创新型团队多” “提升劳动价值要靠精业,靠创新”。1035期班组天地《劳动者的合唱:用精业和创新让劳动升值》表达了现代班组职工的劳动价值观。以创造性劳动提升劳动价值,已成为新时代劳动的主旋律。
劳模是劳动最光荣的代表人物,不管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劳模都是最尊敬的人。可以说,在各个时代,社会所倡导的劳动价值观从劳模评选标准就可以体现出来。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一切才起步,劳动工作环境还处于比较简陋艰苦的状态,大部分人都需要通过体力劳动进行生产和工作,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批苦干型的劳动者。那个时候对优秀劳动者的评选普遍以在岗位上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为标准。当选劳模的首要标准是必须具备“老黄牛”精神。如“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时传祥……他们的名字始终铭刻在我们心里。
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偏重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如国有企业的领导者、私营企业主,他们在经济大潮发挥聪明才智,做出了突出贡献,往往成为劳模的候选对象。
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工作更讲究效率,更讲究技术。“无私奉献”精神仍然提倡,但已不再是衡量劳动价值的关键指标,“科技创新”、“对事业有突出贡献”成了人们评价的首要标准。随着时代的变化,时代所提倡的劳动价值观已包含了科技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等更为丰富的内涵,体现的是社会的进步。现在,我们班组职工已不满足于满足于简单劳动,简单制造,努力学知识,学科技,把知识自觉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积极争当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员工,由“制造”变“创造”,去进行创造性劳动,让劳动创造最大价值。班组职工中由此而涌现出了许多享誉全国的新时代劳模、金蓝领,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通过对劳动价值的深入讨论,让我们班组职工明白:岗位虽有不同,但劳动无贵贱,每个岗位都是成长的舞台。全国企业千千万,岗位万万千。社会和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岗位、每个人的劳动。在当今时代,不管在哪个岗位上工作,不管是劳模,还是普通劳动者,都要有敬业精神,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技能。优秀的劳动者应该热爱工作,以真诚、热忱的态度投入工作、完成工作。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是为社会服务,都有它独特的价值。每个岗位,每个平凡的劳动者都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岗位不起眼不等于劳动没价值,不当官不等于价值低,收入低不等于价值也低。1038期班组天地的《三个“≠”勾勒的价值观》,以生动鲜活的小故事,说出了一个大道理,也反映出了班组职工劳动价值观的多元化:只要努力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样可以绽放光彩,一样可以得到企业和社会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