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20|回复: 0

2022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发表于 2023-2-24 11:55: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美科学阅读”榜的评选工作已经迈入第九个年头,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熟悉科学历程的朋友们肯定早已清晰地意识到,探索和记录永远都不会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永远都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在本期的榜单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记录女性科学家默默送火箭上天的故事,也能看到她们作为天文学家那种勇于探索又极致浪漫的一面。这种温柔又富于力量的美感让人十分难忘。在其他的故事中,我们还能看到对数学有着极致追求的哥德尔,对基因编辑深度着迷的杜德纳。他们的故事也清晰地展现了坚持的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可以穿透时间的美。

2022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最后的观星人》

  你是否梦想过当一名天文学家?如果是的话,你一定要看这本书。本书作者就是一名天文学家,亲身经历过无数跌宕起伏的天文观测。她的文字能将我们带到天文观测的现场,聆听巨大镜片在转动时的吱呀声。这些人造巨物散落在全球各地,是地球上最接近星空的地方。从亚利桑那的悬崖,到夏威夷大岛的山巅,再到万米高空的机舱,这就是天文学家最真实的生活:每天都在前往世界各地天文台的路上。在这些地方,天文学家绝无可能平静自己的心态,她心中各种跳脱的小剧场更能让你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永远在奔波的天文学家。

  作者:艾米丽·莱维斯克

  译者:张玫瑰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光尘

2022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造假的科学家》

  红舞鞋看似美丽,一旦穿上就得一直跳下去。谁曾想到,被套上“脚镣”的故事也发生在科学家身上。须田桃子作为一位科学记者,围绕一项STAP万能细胞的研究,跟踪记录了相关的科学造假事件——从起初的震撼,到对研究准确性、STAP细胞是否存在的质疑,到混乱的撤稿风波,再到问题的终结。跟随作者的笔触,你会感到揪心、悲哀甚至失望:即便明显的造假痕迹摆在眼前,论文的主要负责人仍坚信科学上的真实性。如同红舞鞋般的“坚信”,使他们不惜违背科学家的道德。随着事件的落幕,你也会同作者一起陷入沉思:科学家本应是什么样子?

  作者:须田桃子

  译者:王家民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哥德尔传》

  进入20世纪后,浮华的奥地利帝国开始分裂、崩塌,与之背道而驰的是,最前沿的科学思潮在维也纳等城市蓬勃、奔涌。伟大的数学家库尔特·哥德尔正是诞生于这一时期。24岁时,刚博士毕业的他就撼动了数学王国的根基,提出了逻辑理论中最伟大的发现——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他的天才毫不逊于同时代的爱因斯坦和冯·诺依曼,但是纷乱的时局、逃离以及朋友们的遭遇,让笼罩在这位天真、举止得体、一丝不苟的奥地利人背后的阴影不断扩大,将其推入挫败和被害妄想症的深渊。而当人类一步步创造接近人脑的超级人工智能时,他的智慧将一直在我们面前闪耀。

  作者:斯蒂芬·布迪安斯基

  译者:祝锦杰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鹦鹉螺

2022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让火箭起飞的女孩》

  她是痴迷数学的隐形女孩,她是因怀孕被辞退的资深主管,她是因热爱一次次重回职场的母亲,她是仰望星空的初代程序员,她们一直在用聪明的头脑推动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发展,直到让火箭飞向曾经遥不可及的太空。翻开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个时间胶囊,它封存着JPL历史上最独特的女性群体的故事。这些亲密无间的女孩曾遭遇不公,也见证了科技的发展与女性的平权之路——从纸笔计算到高性能计算机,到全职母亲到兼顾事业与家庭的职业女性,从只能做计算员到担任要职的科学家。无数微小的细节刻画出温馨而美好的女性力量。

  作者:娜塔莉亚·霍尔特

  译者:阳曦

  出版:九州出版社/后浪

2022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解码者》

  2012年6月,当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在《科学》上首次公开时,就成了比肩双螺旋结构的重大发现,让人类进入重写生命密码的时代。除了杜德纳和沙尔庞捷等人,其他科学家也迅速意识到它蕴含的巨大潜力,会带来生物医学的巨变、非凡的荣誉和利益。

  本书以杜德纳的经历展开,全面讲述了优秀科学家和科研团队的成长,以及他们之间一场激烈又痛苦的专利竞争。然而,我们更能看到的是他们一如既往的热情、执着和韧性。基因编辑是上帝的手术刀,在学会如何成为人类之前,人类不应该扮演上帝。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

  译者:王宇涵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漫游者

2022年《环球科学》“最美科学阅读”

  《最后的拥抱》

  2016年,在荷兰的布尔格尔斯动物园,简·范·霍夫教授见了黑猩猩女族长“大妈妈”的最后一面。“大妈妈”露出笑容,并拥抱了这位相识40多年的老友。无数观众为这一幕动容,他们或许是第一次意识到,这样一个看起来专属于人类的情感动作,其实也是灵长类动物的普遍行为。这正是作者德瓦尔想要讨论的内容,他通过几十年的细致观察,展现了一个重要但总被拒绝接受的事实:爱、恨、恐惧、悲伤和同理心等情绪都不是人类的专属,动物确实拥有丰富的感情。这不仅会改变我们看待动物的视角,也将改变人类对自身的思考。

  作者:弗朗斯·德瓦尔

  译者:张军

  出版: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原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