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0|回复: 0

如何拆除职场“30岁门槛”

发表于 2023-2-24 14:20:2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如何拆除职场“30岁门槛”

近年来,“35岁门槛”“35岁危机”或明或暗存在,时常引发热议。如何拆除这种涉及年龄的就业门槛,是社会的关注点。如今,“35岁门槛”不仅没有拆除,而且门槛提前到30岁,容易进一步加剧职场人的危机感。一些用人单位利用选人用人的自主权,设置与岗位要求无关的年龄限制,背后是就业歧视,这种做法应当予以纠正。

目前,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年龄通常在22岁左右。他们如果不深造而是直接步入职场的话,在30岁前已有多年工作经验,而且可塑性比较强,工资要求相对不高。所以,有的用人单位招聘时将年龄门槛设为30岁。但这类用人单位也应看到,这一招聘门槛将30岁以上的人才挡在门外,等于错失更有经验、更有能力的人才,损失或许更大。

据报道,某银行招聘零售客户经理,会同时注意30岁以下和以上人员的优势。比如,30岁以下的人员年轻、充满活力,能让客户眼前一亮,30岁以上的人员则成熟稳重,更懂客户心理,更有零售经验。同样,用人单位在招聘人事专员、行政助理等工作人员时,不能只看到30岁以下人员的优点,也要看到30岁以上人员所具备的优势。

此外,用人单位更要认清我国劳动力正在减少这一事实。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666万人。这种情况很可能持续加剧,即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是一种趋势。对用人单位而言,意味着用工选择空间变小,用工成本或许将增加。如果招聘时设置压缩招聘空间的门槛,那么用人单位要么很难招到满意人才,要么用人成本将上涨。显然,在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对招聘设置“年龄门槛”,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

用人单位在设定招聘条件时应当权衡利弊,谨慎再谨慎。另外,用人单位在招聘用工方面也要兼顾社会责任,不给职场人制造心理危机,加剧就业歧视。能否拆除“30岁门槛”,关键在于用人单位。这既需要引导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理性,同时也需要采取举措,对用人单位产生倒逼效应。各地应当加强监督,严厉打击设置年龄门槛的就业歧视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就业环境。

市场是拆除“30岁门槛”的有效力量。随着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用工需求持续增长,有望倒逼部分用人单位取消招聘年龄限制。毕竟,市场用工需求越大,用人单位招工用工的竞争越激烈,就容易减少限制性条件。(丰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