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报道,近日,浙江宁波交警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公安交警“甬安一号”行动,专项整治机动车未礼让斑马线交通违法。截至2月18日,全市已查处6238起违法行为。
文明礼让斑马线,严查严处违法行为有必要,这能够培养驾驶人良好的行车习惯。斑马线是引导、保护行人有序通过道路的安全线,机动车礼让行人是法律的要求。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斑马线前让一让,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也是对法律的恪守与践行,更是传递爱心、温暖彼此的文明之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机动车抢行问题突出。此外,部分行人随意穿行马路、闯红灯等现象也频发,机动车与行人对路权的争抢成为交通管理难题,也给交通事故发生埋下隐患。
礼让斑马线体现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彰显文明的进步,需要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共建共享和谐文明交通。车辆和行人都是拥有路权的主体,享有通行的权利,也意味着要尽礼让的义务。礼让斑马线的规定,并不意味着任何一方权利的缺位,相反是通过对路权归属的界定,涵养权责明晰的马路文明。另一方面,除了对车辆提出更高要求和施以更严的约束外,对行人的违法违规乱象也需大力整治、依法处罚,只有双方相互礼让、遵规守法,才能让斑马线成为安全线。
文明始于足下,让机动车驾驶人形成礼让的自觉,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处罚。”近年来,随着“电子警察”增多,一些不礼让斑马线的驾驶人付出了法律代价,处罚的目的是督促驾驶人心中形成对斑马线的敬畏。
礼让斑马线是城市文明秩序的一个缩影。无论是在斑马线上还是斑马线外,我们都应做到文明出行、遵纪守法、互相礼让,当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路畅、人安、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才能形成。(沈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