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回复: 0

力戒“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发表于 2023-2-28 14:28: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力戒“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今年全国两会,民进中央拟提交《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教师负担的提案》,建议对要求教师关注的公众号、网络平台,以及需要教师参与完成的点赞、转发等工作进行全面清查,整合网络管理资源,减少教师参与频次、避免重复参与,向社会公布并接受监督。此举引发社会高度关注。

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公众号、网络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还有各种宣传活动“进校园”也时常借由网络的手段进行,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进教育公开、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手段等作用。但“批量式”关注、点赞、转发的背后,有的是疲于应付,有的是徒有其表,耗费了教师大量精力和宝贵时间,反而阻碍了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不仅仅是在义务教育领域,不仅仅是在教师身上。近年来在基层单位频频出现类似现象,过度留痕、强制打卡、多头报送、以手机定位代替工作考核等等。对此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减负探索,如社会性事务进校园要通过严格的审核流程、对不必要的“网络考核”列出“减负清单”加以清理整顿等等,都是为了力戒“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能够降压减负、轻装上阵。

力戒“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就是为实干实绩加油。摒弃装样子、要面子、铺摊子,不是不作为,而是更加全面掌握真实情况,更加深刻认识客观规律,让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善用大数据手段,应当集成多种功能、丰富应用场景,什么内容值得关注转发,应该有个标尺和范畴,追求“无效人气”,何尝不是一种形式主义?工作是干出来的,业绩是做出来的,不是转发、点赞出来的。基层干部的职责是为民服务,大数据是为了方便群众、便捷工作,而不应当成为新增的负担。(程曼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