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回复: 0

探店经济走红 “趋味”须“存真”

发表于 2023-2-28 14:49: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探店经济走红 “趋味”须“存真”

网络探店是时下火热的美食评测活动,视频和文案内容以“推荐”“排雷”为主,在食客间颇有口碑,更影响到部分消费者的选择。又有部分专业厨师下场试吃,满足了网友“云体验美食”的心愿,从侧面也起到了监督作用,让不少缺斤短两、名不副实的店铺无所遁形。

随着头部探店博主的走红,部分商家也看到了探店视频中所蕴含的广告效益,联系探店博主“开团餐”“做推广”,内容生产逐渐带上广告宣传的性质,希求经济利益的共赢。这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少数博主打着“宣传”的旗号骚扰商家,或是联合商家发布虚假广告诱导消费——行业乱象需要整治,行业信任亟待重建。

近日,有网友揭露博主口中的“牛羊肉当天宰杀”涉嫌虚假宣传,却被博主反咬一口;又有博主两次测评炸酱面言辞相反,背后动机存疑……频频“翻车”背后暴露出现实问题:探店作为一种新的广告宣发形式,其内容的真实性有待保障。消费者上当受骗后,很难通过现有途径有效维护自身权益。

从法律层面出发,探店博主无论是从何种渠道收取了推广费用,都可视为与商家产生了利益往来,推广宣传本质上是一种广告行为,需对广告的真实性负责。依据广告法,若“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涉事探店主播作为广告发布者和变相的“代言人”,应当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从探店这一内容形式本身来看,人气应源自真实,评价须基于品质。探店博主的底气和声量,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屏幕另一侧的观众,也正是双方互惠促进了探店经济的发展。如果单纯当做一门生意来做,拿多少钱说什么话,将消费者蒙在鼓里,这样的“探店”无异于“探钱”,难免为观众所诟病。推广铺天盖地、囿于快钱短利,使得本就处于灰色地带的产业链条失去活力,长远看来没有赢家。

与传统广告投放不同,探店经济依托于各大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兼具独立生产和圈内传播的特征,从平台入手展开整治确有必要。日前,某平台制定《餐饮探店规范》,对博主和商家的权责做出了规范,平台可通过警告、下架视频、账号降级、封禁投稿等处罚动作打击虚假宣传行为。这一尝试可看作是对内容“公信力”的维护,对源头生态的整治。

也要注意到,源自消费者群体的监督是更普遍、更有力的约束。依托现行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对博主探店、商家推广等行为进行定位,确保“监督有靶向,投诉有渠道”。明确个体的违法成本,也有助于维持市场竞争秩序。

总而言之,探店从单个博主的经验分享向着合作推广等新模式发展,利与弊尚无定论。关键在于用好事前事后的监督手段,确保新业态运行在法律约束下的合理区间。“趋味”须“存真”,可期激发餐饮消费更强活力。(默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