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64|回复: 1

适宜自身能力的选择更重要

发表于 2023-2-28 15:32: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闻随笔】

  作者:陈 城

  2月21日是考研出分的日子。20余省份于当日起陆续公布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初试成绩公布后,复试分数线即人们常说的考研国家线预计3月中旬公布。

  每每考试出分,都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有着历年国家线作参考,大部分考生在查分之后便可知晓其是否能够上线,这也就意味着考生需要开始及时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准备复试、选择再战抑或是关注就业。

  研考考生身份多为本科应届毕业生、已工作报考非全日制硕士考生和暂时放弃工作专心备考考生。准备复试的无需多言,但当复试和调剂失败,选择再战还是回归就业,就成为真真切切困扰无数考生的现实问题。

  以应届生为例,准备考研基本等同于放弃了就业成功率相对最高的“秋招”,当考研失利就必须迅速作出抉择,保留应届生身份抓紧准备“春招”,抑或是放弃应届生身份不工作再战一年。尽管应届生身份去留本身颇具争议,但在当下,应届生身份依然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拥有着政策倾斜等各种天然优势。

  另一方面,随着大学本科毕业生的逐年增多、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调整、市场用人需求的日新月异,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在众多现实因素下,很多人就会觉得,拥有一份硕士学历文凭将有助于自身在就业市场上增添一份竞争力。

  对用人单位而言,以硕士学历作为标准进行人才筛选,是一种高效率的人才发掘方式。对于连年涌入的大量就业人群,要大体上保证选拔质量,优先选择高学历人才不失为一种高效之举。

  没有过多缓冲时间,必须即刻选择继续提高学历还是迅速积攒工作经历,是当下就业市场的现实图景。某种意义上,选择考研也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方法。选择再战考研,可能还会面临失利的风险,而选择以本科文凭就业,一样也会面临对长远晋升空间的担忧。

  这意味着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考研将会成为不少本科应届毕业生和以本科学历步入职场人群的分水岭,而每年考研出分之后,无论政策如何变化,研考考生都将要抉择出一条与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路径。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这将是他们离开“象牙塔”步入社会前的一次重要选择。从这一角度出发,得知考研成绩之后的选择,于个人职业生涯走向的意义更为深远。

  任何时候,适宜自身能力禀赋的选择远比随波逐流更为重要。因而在考研出分之际,我们当然祝贺成绩优异者,但也要向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们表示,你们同样将经历另一种有助于自身成长的过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3-12 11:41:34 | 查看全部
研考考生身份多为本科应届毕业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