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749|回复: 0

勤俭一生的母亲

发表于 2023-3-2 17:09:4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勤俭一生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 1937年生人,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经历过缺衣少吃的年代,她 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她一辈子勤劳勤俭,会过日子,每天不停地忙忙碌碌,闲不下来。
母亲很能干,东西破了都舍不得扔,在老人的眼中,能补的东西可多了,小到袜子衣服,大到被子褥子。母亲有个针线筐,里面有大小号的针、有粗有细的各种线、剪刀、纳鞋底用的锥子、鞋样、衣样、顶针、直尺、粉饼片、扣子、各种颜色的碎布等,针线筐就是母亲的百宝箱,应有尽有。小的时候,母亲看见有好
看的碎布,就会凑在一起给我缝制沙包,过去的孩子们根本没有买的玩具,跳个皮筋,投个沙包,就能玩的不亦乐乎,还能锻炼身体。
在我的记忆里,母亲无所不能,做布鞋,纳鞋底,那密密麻麻的针线大小均匀。家里的缝纫机她常常手脚配合的天衣无缝,踩得蹂蹂转,我常常在旁边帮忙认针穿线,乐此不疲。母亲把大的穿小的衣服改小,给小的穿,衣服虽然有点旧,总是洗的干干净净。半夜有时迷迷糊糊的醒来,发现母亲还在灰暗的灯光下做针线活,为我们缝缝补补。辛苦之处自不必说。
她常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我生在60 年代初,在家排行老二,家里只有父亲在部队当兵,母亲在家照顾爷爷奶奶和两个孩子。家里根本没有多余的衣服,老大穿小了给老二,缝缝补补,直到不能再补了,穿的实在没办法再补的衣服,妈妈就会拆成布片,用玉米面熬成浆糊,把烂布片一层层粘上,压到炕席底下,浆糊干了之后,就变成了硬纸板一样,叫做“革被”,再拿出鞋样子,剪出一层层的鞋底或者鞋帮,母亲就开始没日没夜的抽空衲鞋底,缝鞋帮,给一家人做千层底布鞋,鞋帮里子是革被剪成的,然后扯几尺条绒布做鞋面,新鞋穿上几天就会把条条磨平。棉鞋是布面里面附上一层毡片,如果是汗脚,一天下来,鞋子里面湿哒哒的,到了晚上就会放到炉火边上,第二天早上穿上热乎乎的,就去上学了。
孩子们最高兴的就是过年穿新衣服了。母亲平时很节俭,但过年她总是想尽办法,给我们每人做一件新衣服。进入腊月,母亲精打细算,提前量好孩子的身高,算好需要买多少布,然后去集上扯回来蓝色的、碎花的布,给孩子们做件过年的新衣服。棉袄、棉裤都是用深蓝色的布,耐脏,只有小姑娘的新上衣才舍得拉上几尺花布。为了节省,兜子的布在里面,可以用旧的,就不买新的了,省一点是一点。因为是老小,平时一直在穿姐姐改过的旧衣服,所以最高兴的事就是年三十晚上,母亲把做好的新衣服放在我的枕边。第二天一大早,不用大人招呼,我就会早早起来,换上新衣服,去镜子前上下左右照照,心里美滋滋的。这也是我小时候每年盼着过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母亲对儿女是满满的爱,她用勤劳的双手为我们缝制衣服、鞋袜, 为我们遮挡风雨,在母亲的呵护下,我们就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
母亲喜欢缝缝补补,多少年了已经形成习惯,孩子们淘汰的旧衣服经过裁裁剪剪,她改改自己穿,就会很开心。
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国人所提倡。母亲是过过苦日子的人,把节俭当成了一种习惯,就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习惯成自然,淳朴勤俭的作风依然保持着。母亲的一生,记录着她老人家的生活轨迹,浸染着一辈子的心血,就像一件件如约而至的往事一样,陪伴她走过人生的风雨四季,彰显勤俭家风。
我觉得勤俭节约,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句话,永不过时。
河北兴泰发电公司 何卫东
地址:邢台市电厂路兴泰发电公司
电话:0319—2091225 邮编:054000
身份证:130503196805150376
手机:1863299533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