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0

文山广南开展国家级非遗项目《铜鼓舞》培训

发表于 2023-3-6 17:07: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月23日至25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传承培训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八宝镇牙英村举行。来自文山州10个彝族村寨的80余名彝族群众齐聚一堂,相互交流学习《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这一古老的传统舞蹈。

  培训以实地集训的形式,以传世铜鼓作为唯一伴奏,由州、县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指导,注重动作的整体衔接和套路完整。培训以汇报展演的方式,与八宝镇的壮剧、高跷舞、花船舞、纸马舞等同台汇演,向广大游客展示非遗的魅力,进一步增强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自信与自觉。

  培训由文山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艺术研究中心主办,广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南县八宝八甲文旅综合服务中心、广南县八宝镇山河田园旅游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承办。通过培训,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在项目保护中的引领作用,对各个传承示范点的群众进行培训辅导,进一步提高各个传承点的整体水平和保护能力,促进非遗保护工作长足发展。

  广南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世居的汉族、壮族、苗族、瑶族、彝族等民族至今传承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县列入国家、省、州非遗保护名录共78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3项、州级25项、县级37项。国家、省、州、县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4人,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24人、州级41人。

  《铜鼓舞》(文山壮族、彝族铜鼓舞)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山州内的广南县、麻栗坡县、富宁县均有传承点分布,其中,广南县共有16个传承点。(完)(胡远燕 萧东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