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珍
“热腾腾的豆浆花吱溜溜地冒出来,仿佛生活的味道被还原了。豆香在蒸汽中弥漫,从鼻子到眼镜片,有一阵子我沉浸在烟火味里,忘记了扫二维码付钱。”选自书中开篇《城隍牌楼巷》第一段的这两句话,我看到了作家周勇生活和写作的某个片断:每当火热的生活气息朦胧了他的眼镜片时,他的思绪飞速在生活和文学间游弋,他以梦为马,让文字在古今时空间穿越。
周勇是湖南凤凰飞来的凤凰,落在了杭州的大地上。他是热爱杭州的,甚至有些迷恋杭州。他写杭州,从古写到今,政治、文化、经济、民生无所不涉;从风土人情、市井烟火、巷陌人家到春夏秋冬、湖光山色。他也写故乡、写亲情。笔墨所到之处,就像凤凰的翅膀扇起的风,风过留痕。
无论是春风吹绿江南岸,还是秋风染黄了无边落木,花开有声,叶落有色,全都是周勇心中的意境。一枚落叶、一株花草、一泓湖水、一抹秋色、一岁寒露、一路风景,甚至是他家那一阳台的蔬果花卉,生活中的枝枝蔓蔓,他都能筛选采撷、修枝剪叶,以笔墨渲染、用文字着色。哪怕是生活中没有的假如,他也会投入到文学中去兑现。
抬头明月、低头热土,周勇的写作素材无处不在,逛菜市,选购生鲜腌腊,一次早餐、一回登山、一场聚会……再平淡平常不过的凡人小事,他都会用文字的星火去点燃,让生活始终保持亮度和温度。
《宋韵旋律》《山水人生》《我本凡人》《杭州之韵》《故乡之歌》等五辑内容、二十七万多字,沉甸甸地纳入了周勇的散文集《花在杯中月在心》。这是周勇对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中的“花在杯中,月在杯中”的一次切换。只是辛弃疾酒杯中的桂花树影子和月亮影子成了周勇茶杯里的桂花龙井,活色生香。而只要有明月在心,哪怕是风瑟瑟、雨潇潇的日子,心中也会是草木葳蕤,花开四季。
无论是生活还是写作,周勇都是沉浸的、投入的。他怀抱日月星辰,心有山海,双脚有立地生根的生活气息,生机盎然。
打开《花在杯中月在心》,如同走在平仄韵律的诗行间。那些琐碎平常的生活中的小事和凡人,在字里行间开出了诗意的花朵;弄堂坊市街巷阡陌,全都是落入他风花雪月杯中的市井。
周勇多用平静简单的字句,率真纯情不事粉饰,质朴自然,带着童真的本色本真,没有香艳若桃李,只有素如简淡如菊的清香。细细品读,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稚拙中藏有灵性,简单中蕴含深刻,让人在温馨中心生淡泊宁静。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人只有修炼到一定程度,方能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把喧嚣浮躁的内心还原为淡定,这是写作,更是做人做事,须有智慧、能力和决心。这其实也是周勇在《花在杯中月在心》呈现的一种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