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邵医
早上起床犯困、吃完饭后犯困,一整天满脑子都是想赶紧躺被窝里睡觉,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有,就要注意了,医生表示,有上述症状的有些人,在检查时发现血液黏稠度偏高。那么,血液黏稠度高的诱因有哪些?会发展成血栓吗?该如何预防?
血液黏稠度增高最先影响毛细血管。因为毛细血管是所有血管中直径最小的血管,受到血液黏稠度的影响最大。当毛细血管的血液黏稠度增加时,血液携带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就无法运输到身体各个部位。如果细胞长时间得不到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浸润,就会损伤甚至凋亡。血管壁损伤后,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物质作用,可能会导致血管损伤,进而发展成为血栓。
毛细血管最先受到黏稠的血液的冲击,尤其是脑血管。患者常见有早起犯困、不清醒、思维迟钝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头昏眼花、头疼、间歇性视力模糊等症状。下蹲站立之后回心、脑血量减少,出现眼前突然一黑,呼吸变困难的症状。除了在拔智齿等情况下,患者也可能出现单侧流口水的症状。
食用含有大量脂肪的食物,比如肉类食物和食用油等,这些脂肪来不及被身体吸收,会导致身体内血液黏稠度增加。食用含有大量糖分的食物,比如烘焙产品和果汁饮料等,这些糖分也会聚集到血液中,导致血液黏稠度的增加。压力过大或缺乏锻炼时,血液中残留的脂肪无法及时燃烧,血糖和胆固醇也会在血液中累积,最终导致血液流通不畅,血液变黏稠。大量出汗或者发烧造成身体脱水时,血液中的水分也会减少,血液中物质的浓度增高,血液就会变黏稠。烟酒等物质会增加血液中胆固醇和中性脂肪含量,导致血液黏稠。
如何预防血液黏稠度过高?控制饮食,尤其是少吃油腻、糖分高的食品,尽量做到清淡饮食,防止血液黏稠度过高。有规律锻炼,可以定期进行慢跑或游泳这样的有氧训练。运动不仅可以释放压力、愉悦心情,还可以消耗血液中残留的脂肪,达到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适当释放压力。不能将负面情绪深藏心中,可以通过刷剧、与朋友倾诉、散步、打球等方式让自己的心情舒畅,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及时有效补充水分。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身体内近三分之二都是水,每天早上起床和运动出汗后不要忘记补充水分。另外记住,不要等渴了才喝水。戒掉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