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回复: 0

防网游沉迷监管应升级

发表于 2023-3-13 11:42:0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防网游沉迷监管应升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燕提出的“国家全面停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引发热议。网络游戏行业在快速发展中的确存在一系列的不规范问题,造成了一定的不良社会影响,其中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就是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沉迷网游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出现近视、腰颈疾病,心理上出现焦虑、抑郁和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沉陷于虚拟世界而丧失学习、社交、生活的欲望。

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现象,许多代表委员给出了关于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建议,主要观点包括全面禁止网络游戏、建立分级制度和发展功能性网络游戏等。实际上,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游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从外部来说,政策、监管要同时发力,为未成年人打造坚固的防护网;从内部来说,要通过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看待网游。

完善网络游戏行业的管理制度体系,形成全流程的防沉迷整治机制。在前端的游戏上架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审核,杜绝存在暴力、血腥或者违法违规元素的游戏上线运营;在中端的游戏运行过程中,应由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分级管理制度,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类管理,根据游戏的暴力程度、成瘾风险等要素进行分级,明确提示游戏的适龄人群等;在后端的游戏监督过程中,对于发现存在未成年人沉迷现象的游戏,应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游戏开发商必须明确提示游戏的成瘾风险,并对游戏使用设置必要的限制,如设定游戏时间等;要对出现违规现象的从业主体进行严厉处罚。

对待网络游戏不能“谈虎色变”,可以通过开发各类技术手段,增强家长对未成年人游戏行为的控制程度。可以通过在账号注册、游戏登录、现金充值等环节设置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以技术手段补全漏洞。也可以开发家长监管系统,为多种游戏设立统一的家长管理平台,向家长及时反馈未成年人的游戏行为。

积极发展功能性游戏,向未成年人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健康向上的游戏选择。一些游戏的玩法对玩家生理、心理、社交等方面有着正向的价值引导。这种游戏通常不是单纯提供感官刺激,而是关注玩家身心健康和幸福感的获得,如健身游戏、音乐游戏、教育类游戏等。这些游戏不仅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放松,同时也能对玩家的身心健康和知识提升有所帮助,满足玩家更高层次的需求。功能性游戏的发展,也可以改变家长对游戏的刻板印象,形成游戏产业的良性发展生态。

(作者:任海涛 系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