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来,德州市陵城区边临镇德轩党建共同体大棚草莓采摘区内游客络绎不绝。“三个村抱团发展,大棚种植规模扩大了,村民的钱包也更鼓了!”边临镇西于架村村民于文才说。
边临镇德轩党建共同体成立于2020年4月,由西于架村和相邻的东于架村、郭庄村的三个党支部组成,共有党员56名。德轩党建共同体成立后,成为有效的“红色引擎”,各村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村集体收入不断增长,蹚出了一条党建带社建、村社共建,社富带民富、村民共富,强村与富民“双赢”、集体与群众“齐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2022年,西于架村集体收入超50万元,东于架村和郭庄村的村集体收入都比2019年增加了约20万元。西于架村先后荣获山东省“省级文明村”“森林村居”等称号。
2017年,西于架村党支部在上级号召下领办土地合作社,采取保底收入加上二次分红方式,确定了“传统粮食种植保本、发展特色种植创收”的经营思路。于文才和老伴儿把自家的4亩2分地加入土地合作社,每亩每年可分红1000元左右。于文才又到村里的蔬菜大棚打工,一年工资大约2.6万元。2022年,西于架村所有的耕地都入了土地合作社。土地合作社的经营能力仍有富余,又流转了东于架村和郭庄村的560亩耕地。
实际上,之前郭庄村也有村民发展大棚蔬菜,但是与西于架村“各自为政”。到2019年,两个村已发展到近百个大棚,规模难再扩大。而位于西于架村和郭庄村之间的东于架村有着良好的土地资源,却缺乏产业,发展缓慢。要想实现产业提质增效,急需制定统一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德轩党建共同体应运而生,由镇机关干部担任党总支书记,管区书记任副书记,三个村的村党支部书记和党员村干部任委员,重大事宜由党总支共同商议,各党支部、专班分工落实,活动共办、党员共管、事务共商、抱团发展。
根据三个村子的优势与特点,德轩党建共同体合理规划生产资源,规划建设了边临镇德轩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力发展种苗繁育、设施蔬菜、大田蔬菜、蔬菜加工和休闲观光产业,目前已建成高标准智能温室1.5万平方米,新建高标准冬暖式大棚300余座,以“汇德楚轩”为品牌的瓜果蔬菜产品成为边临镇的名片。
为解决农户发展产业融资难问题,边临镇政府投资200万元建设10座大棚,以先租赁后回购的方式提供给有创业意愿的农户;与寿光企业合作,采取托管或半托管的方式,解决种植技术问题;将西红柿、辣椒和西瓜等5个产品集中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打造区域品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采摘乐园和精品民宿等10余个休闲娱乐项目,年均接待游客5万人次。“通过组建党建共同体,三个村形成了高速发展、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一模式,在全镇打造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范例。”边临镇党委书记付宗峰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