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9|回复: 0

【读者文摘】孔子缘何赞赏曾点之志向

发表于 2023-3-18 11:16: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孔子缘何赞赏曾点之志向
来源:admin 

  曾点是孔子门徒七十二贤人之一,是“宗圣”曾参之父。一天,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孔子要他们谈谈各自的志向和追求。
  
  子路抢先说:“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用今天的话来说,子路的志向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只要三年,就能重建人民的勇气和信心”。
  
  冉有接着说:给我一个小乡,三年后,就能讓人民富裕起来。
  
  公西华当时只有约十八岁,在几个弟子中年龄最小。他介绍自己的志向,是争取当一个祭祀天地祖先时的小司仪。
  
  孔子听了三人的想法后,转而问询正在鼓瑟的曾点:“你怎么想?”曾点回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用通俗的话来讲,曾点的志向是:二月过,三月三,穿上新缝的大布衫。大的大,小的小,一同到沂河洗个澡。洗罢澡,乘晚凉,回来唱个山坡羊。
  
  恐怕很多人会觉得,这叫什么志向呢?可是,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表示,自己十分赞同曾点的想法。
  
  曾点追求的是一个太平盛世,过上平凡、平安、平实、平顺的生活。过上这样的日子,必须天下太平。只有天下太平了,才能有个人惬意的精神和物质生活。
  
  孔子和弟子谈志向的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分裂时期,诸侯群雄纷争,相继称霸。霸主之变,实则天下大战,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曾点盼望能够过上社会安定、经济稳定、生活恬静的生活,而这正是孔子竭力推行儒家思想的重要宗旨。
  
  所谓志向,就是人决心努力的方向。曾点努力的方向,正是春秋时期天下百姓盼望的生活。孔子赞赏的,正是曾点心中表达的万民之心愿。
  
  当然,曾点的志向也是很难实现的。即使春秋五霸中很受后世称颂的楚庄王,在伍举、苏从的死谏和竭力作为下,也仅创造了昙花一现的安宁生活。
  
  孔子周游列国推行的理念,就是希望维护社会的安宁稳定、百姓的安定富足。安宁安定,基础在人,关键在民心。人人都想着过上安逸自在的生活,个个都为之齐心努力,才是真正可行的崇高志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