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合力筑牢农资安全防线

发表于 2023-3-20 09:26: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合力筑牢农资安全防线

眼下正值春耕时节,农资产品进入销售旺季,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农资市场监管、规范农资经营活动。为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犯罪,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三件“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农资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其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安全。我国农业法、种子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农资产品的生产经营划出了清晰红线。今年1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进一步织密了农资质量安全“法网”。

近年来,有关部门持续深入开展打假行动和专项治理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不过,从现实看,仍有一些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不足、法治意识淡薄,为获取高额利益不惜在农资产品上做手脚,制假售假、违规使用投入品甚至非法添加使用禁用物质等。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农资市场秩序,侵犯了农民的合法权益,而且给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后果。同时,由于农资产品流通范围广、环节多,假劣产品往往存在多个销售环节,给查处工作带来难度。

此次最高法公布的一起典型案件,就存在多个销售环节,并且这些售假者都没有对涉案化肥的生产厂家、经营资质、产品质量等证照进行查验,致使众多农户遭受重大损失。司法机关依法对涉案人员判处了不同程度的刑罚,体现了坚决打击制假售假的鲜明态度。这起案件也充分表明司法机关不会忽视任何一个环节,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违法人员。

维护农资安全是保障粮食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司法机关对制假售假等行为坚持全链条快速打击,也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各环节监管,深化协作机制,凝聚工作合力,压实各方责任,加强法治宣传,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合法生产、诚信经营,共同守好守牢农资质量安全底线,不断提升质量水平,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林楠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