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回复: 0

让更多“魏巧”奔赴乡村

发表于 2023-3-20 18:52: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让更多“魏巧”奔赴乡村

“像魏巧这样的同志到农村去,很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与镇江新区永兴农机机械化专业合作社的魏巧亲切交流,并鼓励年轻人、知识分子双向流动、到农村去,给广大“新农人”带来极大的激励。魏巧与爱人孙振中曾就职于中科院和北京大学,辞职后从城市回到乡村,把科研搬到田头,成了数字化大田种植的行家里手。

人才资源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需要大量的人才来书写,希望的田野呼唤更多魏巧这样的“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一些农村发展乏力,关键在于缺人才,缺发展引路人、产业带头人、政策明白人。现在的青年大多在大城市有过就业经历,具备创新发展思维,拥有更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懂得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处理,懂得把村民组织起来抱团取暖、合力创业,赋予传统农业全新活力,提升乡村经济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羽翼。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乡村物流网络不断完善,乡村的“硬件”“软件”不断升级,乡村热土积蓄起磅礴的内生动力,为青年人才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跳回农门”正在成为新时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农村安放自己的青春和智慧。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集聚人才的平台载体。没有产业的农村,难聚人气,更谈不上留住人才。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突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形成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在好风景里创出新经济,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树立人才向基层流动的鲜明导向,支持“新农人”返乡创业,打通返乡创业路上的“堵点”。不断完善青年人才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体系,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政策保障服务,使乡村成为新时代青年成才的“孵化器”,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让更多知识型青年走进山村田野,与乡村开始一场意义非凡的双向奔赴。

(作者:王兵 单位:浙江省安吉县昌硕街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