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3|回复: 0

网谣维权,不该这么难

发表于 2023-3-20 18:55: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网谣维权,不该这么难

闹得沸沸扬扬的某大学生恶意P图造黄谣事件,有了最新进展。3月17日晚,网络平台出现苏州大学一名学生恶意P图侮辱女性的网帖,引发社会关注。昨天凌晨,苏州大学通报:“经调查核实,我校学生赵某某违法行为属实,公安机关已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依照学校相关规定给予该生开除学籍处分,后续将按程序办理。”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谣言容易给当事人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针对女性的黄谣,一旦在网上传播,其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更是难以估量。曾引起广泛关注的杭州余杭“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便是典型。

谣言猛于虎。大学生恶意P图造黄谣事件一经披露,引发了全网愤怒。面对汹汹舆情,苏州大学迅速作出回应,值得肯定。但是,从2022年5月得知被造谣,到现在造谣者才受到应有处罚,维权之路如此艰难,公众依然感到意难平。

对于这起事件,网友们有几个共同的疑问。首先,涉事女生得知被造谣后,当时就选择了报警,为何要花费半年多时间才能自证清白?其次,对于恶意P图造黄谣者,是否处罚过轻?据报道,赵某峰被警方以犯传播淫秽物品罪拘留10天,且定于本年度暑假期间执行。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行拘10天已经是顶格处罚了,延缓到暑期执行,则明显是“网开一面”。

应该说,公安机关对赵某峰处以治安拘留的处罚,已经考虑到其情节严重,给予了超出民事责任的行政责任认定。但是,公众依然感到这种处罚太轻了。造黄谣不同于其他造谣,严重损害他人人格利益,涉嫌侮辱、诽谤,而且受害者涉及赵某某高中同学、大学同学、学妹等6人,至少有20多篇帖子,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危害。

换言之,这件事之所以引发公愤,是因为其不仅仅是对个体权益的侵害,更应该看到这种行为背后对女性群体的极度不尊重,对社会造成的破坏性非常大。问题是,如果想要进一步追究作恶者刑责,则需要提起刑事自诉。

目前,被造黄谣女生已经决定不采取自诉。受害者放弃自诉可以理解,但司法机关能否主动介入,进一步追责?此前,“女子取快递被造谣出轨案”从“自诉”转“公诉”,曾赢得舆论广泛点赞,是否可以适当借鉴?对于这样的案件,立法机关是否可以考虑补充相应公诉条款和处罚条款?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清朗网络空间,必须让恶意造谣的人付出沉重代价。惟有切实降低维权的难度,才能有效震慑宵小之徒,给网民大众增添安全感。(胡欣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