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3年03月22日 第A1版)
本报讯 从3月21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交通运输与旅游相辅相融、协同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到2025年,我省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总规模将达1.4万公里,基本实现 “市市通高铁、县县双高速”。
据悉,我省坚持交通先行,着力构建全域旅游交通体系,串联全省精品旅游资源,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坚持需求导向、系统思维,跳出交通做交通,推动规划、设施、服务等全领域、全方位、全链条融合发展,推动单一交通功能向集交通、美学、游憩等复合型功能转变,让交旅融合“绘”出的流动风景线释放出辐射带动发展的乘数效应。着力打造个性化、多样化的交旅融合新业态、新产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多元化、个性化出行的需求,让人民群众从交旅融合发展中感受到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加快推进交旅融合,将聚焦黄河、大运河、齐长城、黄渤海、沂蒙革命老区五大旅游资源富集区,谋划构建“外部交通快捷,内部交通顺畅,慢行交通丰富”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体系。依托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等骨干交通网,构建快速便捷、高效直达的“快进”旅游交通系统。到2025年,高速公路出口至4A级及以上景区30分钟内通达,到A级及以上景区1小时内通达;加快机场新改建,民用运输机场达到12个。统筹文旅资源和公路建设,构建串珠成线、连线成面的“慢游”旅游交通系统。以“行游一体、人在路上、路在画中”为体验目标,谋划推进东部“千里滨海”、西部“鲁风运河”、南部“红色沂蒙”、北部“黄河入海”、中部“长城寻迹”五大主题旅游公路,加快形成全省 “东西南北中、一环游山东”旅游公路总体布局。
(王宝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