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河南省鹤壁市总工会以“凝聚人、塑造人、培育人、成就人”为核心,把职工发展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搭建创新交流平台、健全组织保障、完善技能导向激励机制等措施,既拓展职工成才空间、发展路径,又为当地产业升级提供与之匹配的人才储备,真正实现了职工发展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共赢。
在鹤壁,经济转型造成传统行业产业工人数量逐年减少,技术型产业工人和新兴产业工人逐年增加。2010年鹤壁市建立了第一家出租车协会工会,2022年完成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全覆盖,截至目前,鹤壁市共有工会组织2012家,工会会员260241人。真正做到了哪里有产业工人,哪里就有工会组织。近年来,鹤壁市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不断提高。目前,鹤壁市党代表中有产业工人44人,占比14.2%;人大代表中有产业工人46人,占比16.5%;政协委员中有产业工人44人,占比13.1%,产业工人的政治待遇不断提升,参政议政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多层次、多类别开展职工技能提升活动,进一步拓展职工成长空间,为产业转型赋能提标。2020年9月,鹤壁市承办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茶艺竞赛河南省选拔赛,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和大赛支持。连续举办八届鹤壁市创新创业大赛,发现培育创业典型,在这期间,鹤壁市先后涌现出全国冠军2人、省级冠军6人,获奖数量和比例名列全省前茅,树立了“鹤壁创业”品牌。2020年以来,该市选树培育了以“中原大工匠”刘青、王泽彪、马良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工匠人才,截至目前已选树鹤壁工匠59名、各级各类工匠人才1560名。同时,鹤壁市总工会持续推进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建设,推动各级各类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上线进网,为劳模工匠等职工技能人才及创新工作室开展线上交流、揭榜攻关、线上协作、在线学习等提供便利平台。建立鹤壁工匠培训中心,依托20家工匠培训中心实训基地培训职工6万人次,开展师带徒“匠”带兵活动,每年签订师带徒协议1000余份。
鹤壁市总工会每年命名市级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5~10家,每家发放补贴1万元,以精神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职工创新内生动力,助推了行业产业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