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山东工人报》(2023年03月24日 第A1版)
本报讯 从一名普通电工,逐步成长为公司电气自动化方面的专家型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华纺股份有限公司热力分公司电气自动化副总工程师赵奇生的成长轨迹是滨州市总工会积极助力职工成长成才的一个缩影。
2022年以来,滨州市总工会主动将工会工作融入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进程中,通过组织劳动和技能竞赛、建立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等举措,有效激发职工的劳动创造热情、技术创新活力,为全市职工架起了 “成长阶梯”。
搭建多样化平台,推动产业工人队伍技能提升。聚焦 “十四五”时期全市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将全市32个行业系统的79个竞赛项目列入全市职工 “建功十四五、奋进新征程、赋能新技术”创新创优劳动竞赛和技能竞赛计划并深入组织实施,充分发挥了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2022年,继续在全市开展 “安康杯”竞赛、 “查保促”活动,入选全国 “安康杯”优胜单位1个、优胜班组1个,山东省 “安康杯”优胜单位2个、优胜班组2个、优秀组织单位1个、优秀个人1名;积极培育选树57名 “滨州工匠”,搭建由55家省、市级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组成的创新工作室联盟,赋能 “双型”城市建设。依托省职工创新创效考评机制,建立职工创新创效服务基地滨州分站,并建立100人的 “鲁班双创网”线上平台 “体验官”团队,充实工作力量,深入企业一线为职工创新项目发布需求、推广提供平台。
探索多种激励,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2022年,全市工会积极培养选树优秀职工典型和先进集体,除华纺股份有限公司赵奇生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2个集体获评 “全国工人先锋号”,2个单位获省五一劳动奖状,10名同志获省五一劳动奖章,2个班组获省工人先锋号;入围齐鲁大工匠1名、齐鲁工匠4名,省全员创新企业2家,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家,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奖4项。另外,选树了一批市级 “最美工匠”、工人先锋号、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全员创新企业10家、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关心关爱劳模,构建多层次服务保障。主要措施包括:2022年,为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劳模发放春节慰问金16.4万元,为21名市困难劳模发放专项帮扶资金21.79万元,为省困难劳模发放专项帮扶资金30.48万元;做好劳模疗休养工作,分批组织100名市劳模参加疗休养,组织二百余名劳模进行健康体检;为破产企业滨岭矿业公司的劳模追回荣誉津贴资金246280元;完成市劳动模范协会换届、年检和 《滨州劳模大典》编纂发行工作。
(杜一昕 蔡晓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