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回复: 0

“不扰人的善意”传递教育温度

发表于 2023-3-25 19:32: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不扰人的善意”传递教育温度

教育的温度应该是怎样的?有时候就体现在润物无声的善意中。

不用申请,无需公示,一笔餐补就能“默默”进入饭卡,缓解月底的“余额焦虑”……近日,湖南科技大学宣布,决定将100万元餐费打进部分学生的卡里。

一直以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在各个高校都备受重视,各种政策和措施不断延伸、完善,体现了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对寒门学子的善意。但善意往往并非以最人性化的方式落地。曾几何时,在一些高校,要想被认定为贫困学生,进而得到助学金、生活补助等帮扶,常常要经历诸多环节,申请、评选、公示……甚至有的学校还要求申请人站上讲台,讲述自己的“种种不幸”,被网友戏称为“选穷”。这样的帮扶,出发点是好的,但很容易让人望而却步,甚至造成“第二次伤害”。

公平固然需要透明,但绝不能以侵犯隐私,伤害人的自尊心为前提。餐补“默默”进入饭卡这样的帮扶小事能够冲上热搜,获得无数网友点赞,正是因为大家在对于公平的渴求外,也希望感受到温度,得到尊重,能够没有压力、没有顾虑地安心享受那些润物细无声的帮助。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学生资助工作应该考量的,应该实现的。

也要看到,在帮扶贫困学生上,解决公平公正问题,并不是一定要以暴露隐私、过度公开、大张旗鼓评定的方式才能实现。就像此次湖南科技大学,用大数据为贫困学生“画像”,既打破了信息不对称、挤掉了诚信“水分”,也保护了学生隐私,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帮扶精准度,让那些真正需要的学生及时得到资助,也让善意以更加柔软细致、更容易被接受的方式释放出来。

教育的本质离不开以人为本,当我们把更多目光聚焦那些身处困境的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善意和尊重就会更有浸润人心的力量。(韩亚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