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回复: 0

畅通“知产”变“资产”渠道

发表于 2023-3-28 14:31: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畅通“知产”变“资产”渠道
近日,深圳启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绿色通道,来自银行、保险、担保、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的13家单位共同参与。这将进一步解决信息对接不畅、办理流程冗长、金融服务不足等问题,释放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活力,畅通“知产”变“资产”渠道。

近年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更多中小微企业,“躺”着的专利更多变成“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和保障。据统计,2022年全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首次突破4000亿元,连续3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惠及企业达2.6万家,其中70.5%为中小微企业。

对经营主体而言,让“知产”变“资产”,实现专利变红利,看起来香,做起来难。企业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涉及诸多环节,要跑多个部门。其中,量化评估是重要一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企业或个人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作为质押物,向金融机构申请融资。从操作层面看,为了降低风险,目前银行常见的质押方式是“银行+固定资产+专利权”模式,而纯专利质押贷款的“银行+专利权担保”模式并未普及。创新企业早期由于不具备有效销售收入、净现金流或者足够的固定资产,以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评估难问题较为突出。除了评估知识产权价值,银行还要考量企业信用状况、资金需求情况、还款能力及项目预期收益等。

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还需进一步创新机制,拓展质押覆盖范围,丰富金融服务供给。2021年出台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方案(2021—2023年)》提出,通过三年行动,力争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惠及“百园万企”。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咨询、帮扶指导,提高申报、审核等环节效率,为企业办理商标专用权质权登记提供“一站式”服务。要积极搭建平台、健全机制,鼓励金融机构扩展业务范围,指导开展商标权质押贷款业务。

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动起来才能有价值。质押融资是“知产”变“资产”的主要通道之一。畅通知识产权转化为资产的全链条,需要进一步加强评估体系建设、完善交易市场、健全配套机制,在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上多下功夫,让更多企业走稳创新之路,少些后顾之忧。(李万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