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回复: 0

年轻人的长队不止为娱乐明星

发表于 2023-3-28 14:35: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年轻人的长队不止为娱乐明星

文学,是内在的精神引领;娱乐,是外在的活力休闲,两者互为表里,才有健康身心。连日来,年轻人排的两条长队,恰好印证了当下社会,既有为看作家王安忆与余华在华师大的对谈、不惜连夜于取票处排队守候的年轻人,也有为了“某某之夜”汇聚明星的盛典带上铺盖、露宿街头的年轻人。场地始终有限,不能无限放人,那么,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能为排队的年轻人做什么?

带着对于写作、人生的困惑,抑或纯粹是尊敬作家、敬重文学的念头去排队的年轻人,也可能会去追颜值高、身材棒的流量明星——当下资讯发达、渠道多样,个性表达精彩纷呈,社会追求多元文化,正如开心麻花也会排演莎士比亚。

谁为什么排队,其实是由不同年龄阶段的“本职”或者“本能”决定的。中老年女性在光明邨排队更多是因为家庭使命——这是“本职”;这样的队伍里鲜有年轻女性,是因为她们有时间挥洒青春去为自己的爱好排队——这是“本能”。

在有限的青春里,当然可以为自己的“本能”爱好排队。可以抓紧去爱很容易被时间摧残的容颜,也可以抓紧去问始终盘旋在人心底的谜题——人,为什么而活?答案,通常在文学里。

文学之所以从来不死,是因为它始终暗隐在每个人的心底,遇到迷茫时,就可以躲在角落、翻开书页去询问;娱乐之所以活力有余,是因为它顺应人的荷尔蒙而起伏,当然是年轻之际最爆棚且想与同好结伴前往、共同分享。

丰富有趣的灵魂与恣意挥洒的荷尔蒙,是理想的结盟。这也是跨界、融合的一种。如果社会资源有限,那也应该首先支持引领灵魂成长、精神富足的活动,让青春不死的文学活力十足,让活力有余的娱乐有益心灵。(朱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