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月里的春风大小起伏不定还透着冬的寒意,熟料窑内偶尔反扑出细细的窑灰有时会像带着准星一样,吹起来直往人的眼睛里钻,弄得双眼落泪。23日下午,烧成工序13名员工齐心协力烧窑皮、维护下料室一事在员工中间广传为佳话。
当日下午,急需处理1号熟料窑窑皮前圈过厚这一问题,前期采用的正常烧窑皮方法由于料浆成份变化大、铝硅比低等因素,烧结窑皮的温度还没有达到,料浆已经被过烧结堵在前圈内,使前圈越粘越厚,严重影响了大窑正常生产出的熟料质量。摆在工序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停窑待窑温降低后用炸药处理窑皮。这样将造成24至36小时的停车时间,影响台时产能及运转率。二是降低料浆流量打慢车烧,操作起来下料室维护困难及易被堵死,且烧结效果难以预料。
面对困难,工序长李传成、曹云祥、1号窑机台长高克在现场相互对视等着征询对方的意见,李传成率先果断地说:“困难再大,为生产也得拿下它。”他们的目光再碰到一起时流露出了不谋而合:选择更有利于生产的后者。工序及当班人员纷纷表态:“人在阵地在,将竭尽全力确保下料室畅通。”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无语的行动。17点,这场烧窑皮的战斗号角吹响。电脑操作台上的员工将电脑上各种操作条件设置到最佳位置,两眼紧盯监视器上喷煤管吐出的火舌不放松,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变更操作条件,他用行动阐述着烧窑皮的原则: “操作时间短、操作要平稳、操作条件变化快”。窑内的熟料被烧结成红红近液体状态顺着大窑的旋转慢慢滚淌出来,一坨坨地落入下料室时即遭遇窑内负压作用从冷却机抽入的二次风冷却,直接“啪啪”的一层一层往上摞着粘,甲班班长李继伟第一个拿着风管冲了上去……6米长的风管在手中插入3至5米多深的下料室内来回捣,捣到熟料上有时像棍子扎入了胶泥里,粘糊糊得不好拔,头上戴着专用安全帽虽然挡住扑面而来的火星,可还是有点让人上气不接下气,要不了几分钟就几乎耗尽体力,一块捣下去了,另一块就有粘了上来,他们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一个坚持不住就有一个换了上来,可形势却变得严峻起来,熟料粘上的速度超过了员工们捣下去的速度。“再接一根风管”李传成大喊一声,另外一根风管很快加入了战斗,下料口的粘料一点一点在减少,员工们的双臂挥舞的酸疼无力,他们咬紧牙关坚持着……
19点30分,停窑检查烧结窑皮情况:前圈的厚度由原来近1米变为0.3米,烧结窑皮成功,大窑迅速加产开车,坐在地上的员工们累得东倒西歪,可有的还拖着疲倦的身躯相互击掌表达着喜悦之情,此时,工序长李传成、曹云祥的眼睛湿湿的、红红的,好像刚刚被吹起的窑灰迷住了……
李明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