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回复: 0

中药肝损伤,您了解多少

发表于 2023-3-30 17:59: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药肝损伤是指在中药使用过程中,因中药本身及或其代谢产物所导致的肝脏损伤,是药物性肝损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常见的中药严重不良反应之一。

中药致肝损伤的相关风险信号

1. 临床症状及体征: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的临床不适。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厌油、小便深黄或褐、上腹部胀痛、肝区不适等,有时可伴发热、皮疹,病情严重者可有凝血功能障碍,甚至昏迷等表现。

2. 生化指标:反映肝细胞损伤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有反映胆管损伤的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有反映肝脏功能障碍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胆碱酯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以及国 际标准化比值(INR)等。

3. 肝组织病理表现:组织病理表现包括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胆管损伤和血管病变等非特异性病理改变。

4. 影像学改变: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作为药源性肝损伤风险信号收集的辅助手段。

临床开展合理用药的提示

辨证准确,合理使用

辨证应用中草药是纠正人体阴阳气血之偏盛偏衰的关键。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正确选择中草药的种属,避免“同名异种”药物的误用或混用;对于药典及报道中有毒性的药物,应审慎选择,选药应保证其炮制方法得当,充分煎煮,以降低或消除其毒性;此外,应注意“十八反”、“十九畏”和“相恶”、“相反”的配伍禁忌。

守量用药,控制疗程

临床遣方选药时要严格按照《药典》规定剂量执行,使用疗程应合理,防止长期连续应用,使药物蓄积引起肝肾损伤。临床在使用有毒中草药时应做到“中病即止”,如有需要可间断服用。

区别体质,谨慎选择

体弱正虚、过敏体质者、既往有肝脏/肾脏疾病或有潜在肝肾损伤危险因素者应慎用。

注意监测,及时处理

定期复查肝药酶、肝功能/尿常规、尿酶、肾功能等,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来源:北京中医医院药学部微信公众号 光明网记者沈甜整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