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回复: 0

基层治理不能任性而为

发表于 2023-4-3 14:40: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基层治理不能任性而为

完善基层治理的过程,不应是失去温度的严苛。

日前,陕西西安某村村干部倡议村民禁止在房前屋后种植带藤类、插杆类蔬菜引发热议。官方通报,现街道已要求村委会纠正不当倡议,及时向村民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对相关村干部进行了批评教育。

村里“一桩小事”,竟然登上微博热搜,这大概是当地村干部没有想到的。但“这桩小事”却真真切切反映出老百姓的痛点,凸显了基层治理与民生诉求之间存在的失衡。

创建文明城市,是一个完善社会治理的过程。城市需要文明,文明需要共建,这是整个社会都认同的观点。但创建文明的理念和宗旨是创建为民、创建惠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很显然是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面子”,更需要让人舒心、幸福的“里子”。像这样“禁种瓜果蔬菜”的拔高要求,可能是好心办坏事,也可能是急功近利,但都是对相关政策和标准的误读曲解和执行过度。

近年来,类似的情况并非鲜见。1平方米内灰尘超过5克环卫工就有可能被罚款,多地城管挨家挨户撕春联,9岁孩子在店门口写作业被城管执法收走课桌……一些地方社会治理水平的低下,以及由此引发的公众心理抵触,很大程度上源于那些冷冰冰的“禁止”太多,那些一刀切式的政令盛行。如果多一些接地气的考量,多听听群众的发自内心的诉求,把那些急难愁盼作为推动工作的标准,就会在群众的掌声和笑声中把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等要求,这恰恰是对一些基层治理脱离实际和极端思维的警示。

在基层治理中,那些让群众觉得“离谱”“过分”“难以理解”的举措,一定不是认真调查研究、充分倾听呼声后的理性之举,而尊重群众意见与民生需求,始终是应该坚守的底线。(韩亚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