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8|回复: 0

网络祭祀也得“清明”

发表于 2023-4-5 13:27: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网络祭祀也得“清明”

清明祭扫作为一种庄严肃穆的祭祀文化,核心价值是对先人的追思和缅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日益发展,人民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网络“云祭祀”已成为清明节追忆逝者的一种新风尚。利用互联网表达深切哀思,本是推动绿色低碳的文明祭扫新形式,而今五花八门的网络祭扫服务却让文化传统跑偏变味,严重违背了初衷。

设计价格高昂的网络贡品套餐、设置“香火排行榜”……网络祭祀乱象为何频出?归根结底还是在于网络平台的监管机制不够完善。

去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部署开展清明期间网络祭扫规范管理工作,明确强调“网站平台不得发布传播歪曲历史、诋毁英烈等违法违规信息”“不得随意创建网上烈士纪念馆、无证明文件随意‘封’烈士”等。该规定一经出台,网络祭祀乱象确实有所好转,但还有部分网络平台却依然无视法纪法规。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从实践探索看,要确保网络祭祀平台规范有序运行,需要监管部门、网络平台和网民形成共治合力,还网络祭祀以“清明”气象。

相关部门要严格规范网络祭祀行为,加强审查监督网络祭祀平台、纪念馆等,做到设立有审核、运行有检查、违规有惩戒,避免再出现网络祭祀乱象。同时,相关网络祭祀平台要端正态度,严格把关,切莫触碰红线,否则一旦遭到投诉,难逃法律制裁。网民也应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对祭祀活动始终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

网络祭祀虽然是虚拟行为,其所表达的情感却是真实不虚的,不容玷污。因此,要加强网络祭祀平台的监管力度,树立文明祭扫的清明新风,只有综合施策,才能让“互联网+祭祀”成为名副其实的祭祀新风尚。(苗雨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