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回复: 0

讲深、讲透、讲活“大思政课”

发表于 2023-4-6 20:14:5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讲深、讲透、讲活“大思政课”

组织开展古建筑参观、口述史访谈、通识讲座、国际论坛,以生动多样的形式,引导青少年读懂北京中轴线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久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暨“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在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启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如何把大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近年来,各地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与实践。完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需要在课程空间、实践空间、数字空间拓展上下功夫。

延伸思政教育的课程空间。要立足学科特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知识传授的深入浅出,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例如,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充分挖掘校史资源,在校史馆组织开展实地研学及短视频拍摄等活动;浙江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的思政课程探索从影视剧、纪录片等百部视听作品中剪辑出千余个镜头,加深学生对党史的认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提升思政教育的实践空间。要因地制宜搭建校内外实践平台,不断丰富调查研究、乡村支教、志愿服务等实践形式,让学生在见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人生选择和现实行动中。例如,北京大学将思政实践作为必修课程,青年学子在嘉兴南湖重温红船精神,在雄安新区感受改革发展,充分利用“行走的思政课堂”;再如,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师生宣讲团,开展“我和我的冬奥故事”等系列宣讲活动,让学生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新时代的鲜活实践有效结合起来。

优化思政教育的数字空间。要用好新媒体平台,让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思政教育的“最大增量”。要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改革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和方式,提升思政工作效能。例如,北京理工大学在元宇宙数字校园中新增“延安老校区”场景,让学生可以穿越时空感受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当然,运用数字技术也要避免“两张皮”现象,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而不是生搬硬套、简单拼贴。

总之,讲好“大思政课”,事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事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要不断增强“大思政课”的思想性、亲和力、针对性,从而让“大思政课”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

(李孟倩,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